第247章 张书夜斩寇数千,朕甚喜再闻佳音(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今天子赵官家就是这天下最大的祥瑞,那就何需那些阿谀奉承的地方官们再进行祥瑞的折奏呢?

    梁师赶快笔走龙蛇,在一本奏折里写下了赵官家的谕旨。

    赵吉又继续说道:

    “朕何须尔等地方官挖空心思寻找小小的祥瑞事物呢?!

    尔等在其位,不谋其政;浪费时间和精力寻找祥瑞物,却不思为国为民办些实事。

    实在可恶至极!

    朕觉得在尔等的折奏中批阅,简直就是浪费朕的时间和精力。

    故此,朕让大宦官梁师成代笔,批阅此等敬献祥瑞的奏折!

    此等以敬献祥瑞而实则是阿谀奉承之风,在朕的大宋国内断然不可盛行!

    不过,朕念尔等地方官初犯,从轻处置。

    罚尔等这些敬献祥瑞折奏的地方官三个月的月俸。

    我大宋的官员若有如此情形再犯者,定当贬谪。”

    赵吉说完,梁师成了也在一本进献祥瑞的折奏中写完了赵官家的谕旨。

    梁师成擦了一把冷汗,心中暗道:

    “幸好咱家发现了的去年十月,赵官家夜入京城矾楼李师师的闺房而归后,官家的心性就大变,不再喜欢阿谀奉承之辈了。

    如若不然,咱家也会被罚俸三个月俸禄是小,咱家若在赵官家的心中失去了一席之地,那才是大事啊!那就会要了咱家的老命啊!”

    赵吉看着梁师成代批了一本敬献祥瑞的折奏之后,他便说道:

    “其它向朕敬献祥瑞的折奏,皆如此批复。”

    梁师成立即答道:“老奴遵旨。”

    赵吉坐在宝座之上,继续翻阅着各地送来的没有批复的奏折,看到有地方官在奏折中写有当地出现祥瑞的,便将那奏折扔给了下面的梁师成去批复。

    不过,赵吉在众多的折奏中,翻到了一篇并非是敬献祥瑞的地方官奏折,而是主政一方的地方知府率兵斩寇数千的奏报。

    此人,正是平定了梁山流寇的原海州知州、现在改任济南府知府的张叔夜。

    赵吉从济南知府张叔夜的折奏中,看到其平定进犯济南府贼寇的事情经过……

    ……

    张叔夜刚到任山东济南后不久,便得知当时山东各地的贼寇共计五千多人,突然来到济南府境内。

    张叔夜估计自己所部的大宋厢军兵力有限,无力直接抵挡贼寇犯境,他便对僚佐们商定设计:

    “吾等身为大宋官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如今济南府境内,云集了山东各地突然而至的贼寇,共计五千余人。

    若吾等束手待援,百姓定遭贼寇烧杀抢掠,生灵必将涂炭!

    即便是吾等朝廷命官,必遭贼寇的毒手,恐将无一人能够活下来。”

    僚属们皆点头称是……

    他们虽然认为张书夜分析的在理,但是他们却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束手无策地焦急追问道:

    “张知府,如今之计,将之奈何?”

    张叔夜面色如常,平静地说道:“当今之计,应用计拖延贼寇。若能拖延贼寇一天后来强攻济南府,吾等大事可成矣。”

    济南府的僚属们听到张叔夜之言,皆是垂头丧气,他们心中暗道:

    “张知府这不是费话吗?那些贼寇都急着在济南境内抢劫财物,他们怎么可能给你这位初来乍到的新任知府一天的时间去调兵剿匪呢?”

    张叔夜接来的举动,却令百思不得其解的众僚属们,刮目相看。

    张叔夜拿出赦免贼寇、许以重金相赠和加封高官厚禄的文书,让邮卒送到郡里贼寇的大营中。

    来犯济南府境内的山东贼寇们接到,张知府的赦免并封赏的公文后,果然稍稍松懈,没有急着来攻打济南府城。

    不过,贼寇的头领们也不是傻子,他们心中也生疑,害怕张知府耍花招骗他们。

    贼寇的首领派出数股侨装成平民的探子,混入济南城内,去打探情况。

    贼寇探子们看到,悠闲从容的济南知府张叔夜,居然率领手下一众僚属,在谯门聚众饮酒,还高谈阔论地道:

    “本官开出如此之高的招安条件,犯吾境内的贼寇定当归降官府。到时本官又立了大功一件,若上报朝廷后,龙颜必将大悦。今日,吾等当为此而贺!

    来,共饮此杯庆功酒!”

    ……

    贼寇探子们把看到和听到的,都如实地回报给了他们的首领。

    济南知府张叔夜开出的招降条件实在是太丰厚了,馋得很多头领们垂涎欲滴,不过也有少数头领认为其中恐怕有诈……

    贼寇头领们猜疑不止,争论不止,从大清早一直到入夜,还未做出是否立即进攻济南府的决断。

    可是,表面上悠闲从容、聚众饮酒的济南知府张叔夜,去早就派出心腹侨装成平民出城,搬救兵去了……

    张书夜紧急地调来了济南府境内的五千士卒。

    在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