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武举外场比试收官(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安二年(公元702年),初创武举时,翘关为考试科目之一。其法为取一长一丈七尺、直径三寸半的木棍,手抓此棍的一头不能超过一尺,上举十次……

    武周后的李唐王朝,对武举考试中的“翘关”略加改动。不再举长木头棍了。而是改为举铁棍。铁棍长一丈七尺,径三寸半,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举五次以上者为及第。

    大宋的武举考试沿袭着唐制,在此次武举会试之前,大宋的武举在考查考生力量方面,也是沿用了“翘关”这个科目。

    可是,穿越赵吉却将“翘关”,改为举重了。

    这个举重,就是现代社会里举杠铃的那种举重。

    举重跟翘关相比较,赵吉认为,还是举重既科学又安全。

    只是,赵吉规定不分挺举和抓举,考生想用哪种举法都行。只要能举起不同重量的杠铃,就能得到不同的分数。

    举重满分设置成了十分。

    谁能举起三百宋斤的杠铃,就能得到十分。

    要知道,大宋的一斤,大约等于赵吉没有穿越前的现代社会里的一点二斤。

    三百宋斤,就等于现代社会里的三百六十斤,即一百八十千克。

    赵吉在武举会试中设置了举重的封顶斤数,是出于保护武举子不要受伤的目的。

    不能让武举子们想得到高分,而去举更高斤数的杠铃。

    赵吉增开此次武举恩科的目的,就是选拔能用于征战金国的武将,又不是为了选拔出一个举重世界冠军。

    武举会试外场的举重,能举起二百九十宋斤杠铃者,得九分。

    每十宋斤为一个档,往下降……

    能举起二百二十宋斤杠铃者,得二分;

    能举起二百宋斤杠铃者,得一分;

    连二百宋斤都举不起来者,只能得零分。

    赵吉这种规定并不苛刻,要知道大宋个别年轻力壮的贩夫走卒,都能举起二百斤。

    举重时,每位考生自己要不同重量的杠铃,规则方面跟现代举重规则类似。

    此时,武举会试主考官宗泽宣布完了举重的规则。

    每批三十名考生,同时进入三十块举重场地。

    每场举重场地里的兵部考官,验明武举子的身份,并让他们先做一做准备活动,便开始了举重比试……

    此时,赵吉也来了兴致,他放下手里的望远镜,率领随行的朝廷大员们,走下了点将台,在三十块举重场地上之间,来回巡视。

    当然,赵吉刚走下点将台时,众多考官和考生者惊喜于自己能这么近距离地看到大宋天子。

    他们纷纷跪地参拜……

    “众爱卿、众武举子免礼平身。”赵吉微微一笑,和蔼可亲地高喊又宣布道:

    “接下来的武举会试举重考试,朕要亲自巡考各个场地。尔等见到朕后,不必再行跪拜大礼。

    尔等武举子只需专心考试,尔等考官只管认真负责。”

    “微臣遵旨……”

    “吾等遵旨……”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下了这个免礼的特赦旨意后,他再行走于各个举重场地时,就轻松了很多。

    要不然,逢人便被叩拜并要说“免礼平身”,属实很麻烦。

    不过,赵吉走到任何一块场地边,都能看到考官和考生们,投来的崇拜和敬仰的目光。

    赵吉溜达于各个举重场地之间,他如此近距离地观看武举子们举重,让他欣赏到了武举子们举重时迸发出的力量之美。

    赵吉停留在了岳飞所进入的举重场地边。

    他看到,岳飞直接对场内的兵部考官,抱拳道:

    “吾欲举最重的那个三百斤杠铃。”

    “呃?!”这位兵部考官,打量了一眼岳飞,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位相貌不凡的少年,不就是步射、骑射、马枪三科皆得到满分的相州武举解元岳飞吗?

    在这武举会试外场,前三科总成绩以全部满分并列第一的武举子,目前只有岳飞和吴玠两人。

    因这届武举会试外场的兵部考官,还都算专业出身,他们能看得出来,无论是在步射击、骑射,还是马枪考试中,虽然岳飞和吴玠都得到了满分,但是,岳飞用时短且完成难度高,其实还是岳飞更胜吴玠一筹的。

    这位举重场地的考官对岳飞奉劝道:

    “本官提醒岳解元,此项举重考核,可以从轻到重,一个个地去举;

    然,却不可从重到轻那般去举。

    换言之,岳解元可先举二百余斤杠铃,若能举起来,再去举更重的杠铃。

    如此一来,可防止万一举不起三百斤杠铃而无分之危啊!”

    岳飞还是很有礼貌地抱拳头,施礼道:

    “飞,谢考官好意!

    然则,在下举那区区三百斤,实乃举重若轻!”

    其实,岳飞还没有说出他在家乡练习武功时,是举更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