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朕钦点武状元,震惊名臣儒将(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若对亡国后的金地百姓大搞屠城之事,势必会引起女真人殊死反抗,便会陷入宋金联军陷入困局。

    杜绝女真人对宋辽两国后患之法,应该引入金地我大宋先进中华文化,包括诗书礼仪、耕种贸易,教化女真人,让其脱离愚昧无知与残暴抢掠……

    赵吉看到这里,高兴地自言道:“用武力和文化双管齐下,征服野蛮部落,此策甚合朕意!”

    文德大殿内的众多阅卷官,听到赵官家再次发出赞叹之声,他们仰望圣颜,皆看到赵官家龙颜大悦的样子。

    赵吉继续看起来岳飞书写的殿试制策的第五段内容,即最后一段,其大意为:

    若大宋援辽抗金大胜,便可要求辽国将百余年之前石敬塘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归还我大宋。

    如若辽国不归还燕云十六州,那么,大宋便可名正言顺地出兵伐辽。

    彼时,辽国境内有大宋数万精兵占据其境交通要道和关隘,外有我大宋官军强攻,可里应外合,便可一举收复失地燕云十六州。

    若辽国将燕云十六州,归还我大宋。大宋应讲信义,让数万入辽境的宋军凯旋班师回国。

    赵吉看到此处,龙颜大怒,道:“若如制策,虎头蛇尾!”

    赵吉把岳飞的殿试制策答卷,狠狠地摔在了龙书案上。

    “啪”的一声。

    把在龙书案边侍候着的大宦官梁师成,吓得一哆嗦,打起了冷战。

    在文德大殿内的数位阅卷官郑居中、李纲、宗泽等人,心头也为之一震。

    他们偷眼望向文德大殿龙椅上,面带怒色的赵官家。

    他们心中甚疑,方才赵官家看着那份卷殿试制策时,还眉开眼笑,赞叹之声不绝于口呢!

    这会儿,咋说翻脸就翻脸了呢?

    这翻脸的速度,可比翻书还快啊!

    “唉!”赵吉叹了一口气。

    他舒缓了一下心情,指着被他摔在龙书案的岳飞制策试卷。

    在龙书案边侍候着的大宦官梁师成,立即心领神会。

    他立即捧着岳飞的制策试卷,小心翼翼地呈到赵官家的面前。

    赵吉接过梁师成递到面前的岳飞制策试卷,重新展开,又浏览了数眼。

    该说不说,岳飞所写制策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非常附合赵吉的心意,

    只不过,那最后一段,岳飞可能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或者是他从小除了练习武功之外,也读圣贤诗书,便信义二字看得过重。

    赵吉对岳飞在制策最后一段所写的内容,即大宋费了那么大的劲,出兵援辽抗金后,只取燕云十六州,便要搬师回朝,实难苟同。

    赵吉伸出右手,五手在虚空呈握笔状。

    一旁的大宦官梁师成,立即会意,他立即从龙书案上的笔筒中,取出一支御用狼毫毛笔,将笔尖蘸在砚台里面早就调好了朱砂的红色墨汁。

    然后,梁师成小心翼翼地将御笔,送到赵吉的右手指缝之中。

    赵吉手握御笔,在岳飞制策答卷的最后一段上面,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

    在龙书案边的大宦官梁师成看到赵官家此举,他不禁眉头微颇皱,心中暗道:这位不识好歹的考生,惹怒了官家,别说是得中武科举的头甲和二甲了,恐怕要落榜了!

    梁师成以前也看到过赵官家用御笔打红叉,那是在各地承上来的是否秋后问斩的死刑犯名册上画红叉的啊!

    大殿内的,郑居中、李纲、宗泽等多位阅卷官,也看到了赵官家在那张制策试卷上运笔的轨迹,应该是画了一个大叉。

    他们也为这位惹恼了赵官家的考生而担心起来,能否得中武科举进士呢?

    他们的心中暗叹:这位考生所作制策,真的是惹恼了赵官家啊!

    在以往的文科举殿试之后,都没看到过赵官家发怒在文举子的制策试卷上打红叉。赵官家顶多也就在旁边,提写过批注啊!。

    此时,郑居中、李纲、宗泽等阅卷官,又看到赵官家提笔在那份惹恼了他的制策试卷上,书写起了批注。

    他们心中疑惑不解起来。

    赵吉虽对岳飞最后一段制策内容的大为不满,但是不可否认,他是非常欣赏岳飞前四段的制策内容的。

    故此,赵吉在岳飞制策最后一段的红叉覆盖之外的宣纸空白位置,朱批了二十个字:

    “因利而制权,兵者诡道也。”

    “为华夏一统,背信又如何?”

    ……

    此时,郑居中启奏道:

    “微臣见官家对殿试制策御已毕。西华门外还要六百余位武科举考生等发榜呢!

    微臣恭请官家,饮点殿试头甲三人。”

    赵吉却道:“燕国公莫急。”

    这武科举殿试制度,在之前并没有。这是赵吉这位穿越者首创的,所以在殿试之前君臣共议过后,决定武科举的头甲三人,由皇帝结合会试的外场弓马骑射、内场的兵书战方面策论的总成绩,最后再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