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挥剑决浮云,可汗尽南来(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微臣遵旨。”宗泽领旨后,众人皆安静下来,以示尊重。

    宗泽高声道:“赵括,乃战国时期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并不知道这段历史的牛皋,瞪大双眼,有些敬佩道:

    “那赵括的兵法,在当时是天下第一啊?!”

    宗泽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道:

    “不错,若论熟读兵书,谈论兵事,天下属实未能有胜过赵括者!”

    “然,赵括缺乏战场经验,不知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急于求胜,赵国中秦国使出的反间计,用赵括替换老将廉颇为主帅。

    赵括一反廉颇坚守策略,其改守为攻。

    在长平,赵括让赵军全线主动出击,向秦军发起猛攻。

    秦将白起分兵两路:

    一路佯败,把赵军入秦军壁垒周围;

    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

    “唉!”牛皋气得长叹一声道:“赵括愚蠢至极啊!俺当猎户时,亦知野外遇到败走之狼群,不能追击之理。追击者,必中狼群反围!

    可惜,那熟读兵书的赵括,却不知此理!”

    赵吉听着牛皋地感慨,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赵吉知道,在历史上的牛皋身为岳飞手下的猛将,虽是一具粗人不习兵书战策,然则他也绝对是领兵作战的一位好将领,关键是他对金的军事作战中,形成了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战经验。

    牛皋发完感叹后,又好奇地宗泽问道:“宗大人,那长平之战,最后赵军大败否?”

    宗泽点头道:“赵军被秦国大军困于长平,四十六日不得食。

    赵括亲率勇士突围,分兵四路,突围五次不成。

    在第五次突围时,赵括虽英勇杀敌,然,其被秦军射杀而死。

    数十万赵国兵将看到主帅阵亡,为保活命,便全部投降。

    然则,秦将白起怕数十万赵国降卒在秦军中发生哗变,加之秦国还要对数十万赵国降卒提供粮食,这属实是一个巨大消耗。

    故此,白起下令秦军,把把赵国数f万降兵降将,全部坑杀!

    赵国经长平之战,战死和被坑杀者,四十六万!”

    牛皋听到此处,虽然为被坑杀而惨死的赵兵可惜,他却目露精光,崇拜道:

    “白起好狠的手段,真乃杀神也!”

    岳飞、吴玠等武进士,虽然早就知道军史中赫赫有名的长平之战,

    但是,如今他们听到旧事重提,也不禁产生了代入感。

    他们一边看着赵官家的军事沙盘,一边暗自思索自己,自己若处于长平之战中,身为赵将如何破局,

    或为秦将,是否也要去坑杀降辛呢……

    赵吉看到岳飞、吴玠等人冥思苦想的样子,他大为欣慰。

    像岳飞、吴玠、吴璘、杨再兴、牛皋、王贵、张宪这些未来的名将,现在就学会了从大战略上去分析,未来必定会更上一层楼。

    赵吉道:“朕特设此处将领学院,便是让尔等从历代着名的战役上,分析研究参战双方的战略是否得当,战术应用是否合理,便于尔等在将来,国有大战时,尔等身为将帅能指挥得当。为我大宋建立不世之功!”

    岳飞等人纷纷感激道:

    “臣等悉听教诲。”

    “臣等谢主隆恩……”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微微一笑道:“尔等最近时日,皆要研究一下历代着名战例。

    不过,朕还要提醒尔等:

    以史为鉴虽好,然则,切莫重蹈赵括覆辙;

    尔等皆当知晓,

    如今诸国形势。

    形势者,天地人!”

    赵官家之言,就连武进士中的最没文化的牛皋都听懂了。

    毕竟,“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词,都是挂在大宋百姓嘴边的常用词。

    更别说武进士中诸如岳飞、吴阶等聪明人了。

    他们还从赵官家这些时日的言行,窥见赵官家极想图强争霸之心!

    这位昏庸了十几年的赵官家,犹如楚庄王“三年不鸣“,却要在得到天时地利人和之时,“一鸣惊人”!

    赵吉看到众人对他投来崇拜敬仰的目光,他便郑重其事道:

    “大宋当想尽一切办法,上得天时、下占地利、中聚人和;

    对付与大宋为敌之国,应用尽手段,让其上失天时、下失地利、中无人和;

    如此,大业可成矣!”

    岳飞、吴玠等人,听完赵官家从国家战略层面上的论断,皆深以为然,佩服不已……

    赵吉又对岳飞、吴玠等三十九名武进士,道:

    “诸位爱卿,尔等最近时日,在此每日上午用半个时辰研究‘援辽抗金’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