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官家督战,枪击濮王(精彩大章 求订阅)(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们城下游行示众,这让守城的夏军士气大减、军心动摇。”

    “李仁仲穿着夏皇李乾顺赐给他的四爪蟒袍,上来巡城,为的就是鼓舞士气、稳定军心。”

    周围众将,皆赞佩道:“官家料事如神,臣等佩服至极……”

    其实,李仁仲来视察城池,还真的如赵吉所猜测的那样。

    原本,在西京西平府城内的李仁仲,在十多天前,派兵出城与李察哥部一起围歼韩世忠所部宋军时,他本想着能凭那场大战一举歼灭长途来犯的宋军,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西夏最强的骑兵铁鹞子军和其辅兵静州兵马,反被宋军给歼灭了……

    之后,性格谨严的李仁仲,便采取了坚守西京西平府城的战略,想用坚守城池绝不出战之策,拖垮孤军深入到西京城外的宋军。

    然则,令李仁仲震惊无比的是,在这短短的十来天里,西京城外的宋军却越聚越多,现在望向城外的宋军的营寨规模,应该在十五六万之众。

    而他城内的夏军只有八千人,即便他紧急从城内的青壮男子之中强征了六千人,现在城内的新老军兵加在一起,才区区一万四千人。

    而让李仁仲最为担心的是,因十几天前,李察哥部的铁鹞子军和静州兵马,几乎被宋军全歼,他已料定当今夏皇李乾顺,真的一时无法再调集来像铁鹞子军和静州兵马那样的数万大军长途奔袭来解西京之围了。

    身为夏国宗室的濮王李仁仲深知,当今夏皇真正能直接调动的军队,现在不过区区三万京城侍卫军了。

    大夏国京城兴庆府的侍卫军,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

    一是,由五千人组成的“御园内六班直”;

    二是,由最善骑射和拼杀的三千名披甲骑兵,所组成的“铁骑(即铁鹞子)”;

    三是,两万五千人组成的京城宿卫军,此军照比“御园内六班直”战斗力差很多,照比由晋王李察哥统领的铁鹞子军的战斗力那就更差远了。

    然而,在因为当今夏皇,派出了其弟李察哥亲统三千铁鹞子军和数万静州兵马,来援西京,却惨败于西京城外,几乎全军覆没。

    当今夏皇李乾顺,真的还敢把京城侍卫军中的“御园内六班直”和京城宿卫军,这仅剩下的能保卫京城安全的三万兵马分兵出来解西京之围吗?

    李仁仲绞尽脑汁去想,他也敢断定夏皇李乾顺,不能冒险把守卫京城那仅剩的三万兵马派出来了。

    “若本王仁仲能派出城使信,赶往京城,本王也会力劝夏皇,绝不能将京城兴府仅存的保卫皇家安全的御园内六班直和京城宿卫军,再分兵而出,来援西京了。这是万万不可的啊!”

    李仁仲思索着,会不会有其它援军前来解西京之围呢?

    如今,大夏国还有约五十万的地方军。可是,他们直的能在夏军占尽劣势的情况下,他们愿意冒着全军覆没即全部族灭亡的危险出兵来援吗?

    “呵呵……”李仁仲思虑至此,他便自己苦笑起来。

    大夏国各个地方的常备军,共计约有五十万,主要是部族兵,分为左、右两厢。

    每厢,又划分为六个地方军区,各区设监军司负责指挥本区军队。由各部族首领担任的各监军司的最高长官都统军,均仿宋制立有军号,因其部族大都保留着游牧生活,各军并有固定驻地。

    每一监军司除了都统军外,还设有一名副都统军和一名监军使,由部落贵族担任,下设指挥使、教练使等官,由党项人或汉人分别担任……

    汉学造诣颇深的他都会愤恨感慨:大夏国内的两厢共计十二个监军司,就是十二个大小不一的部族。他们太像大唐中晚期时,割据在各地的掌握军政财大权的节度使了。

    李仁仲每每思虑至此,他就头疼不已。

    故此,他知道,分布在大夏国内各地的十二个监军司,就是十二个大小不一的部族。当大夏中央军对外敌作战时,处于优势时,他们都会闻风派出兵马跟随作战,以图打胜之后,瓜分到更多的好处。

    若是大夏国的中央军打了大败仗,那十二个部落中,又能有几个部落会出兵呢?必然是少之又少。

    多年前,大宋国的五路大军伐夏,表面上宋军占优,那时先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派出钦差,持银牌(类似汉家王朝调兵用的虎符),想紧急征调十二个监军司的部分地方兵马,火速出击去抵抗宋军……

    然而,结果呢?

    各部落的地方军,虽然接受了银牌,表示绝对听从皇命,服从征调,可是,他们派出的兵马赶赴前线的行军速度,那是如龟行般慢悠悠……

    但是,他们得知大夏中央军打败了其中一路宋军主力后,他们便迅速地急行军,企图瓜分缴获宋军物资,盼望着能抓到宋俘当奴隶……

    三年前,大宋国的名将刘法,率部长驱直入,深入夏境后,西夏国内的地方各族兵马也是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当时,若不是李察哥亲率京城的铁鹞子军和上万辅兵,把刘法部打败,并斩杀了刘法,那么,西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