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气吞山河如虎,谋定总攻敌京(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复名【太原府】,亦曰太原郡河东军节度。

    赵吉话锋一转,高声问道:“众爱卿,朕所讲这些,卿等可知朕之用意否?”

    众将被赵官家这么突然一问,皆不敢立即贸然回答。

    赵吉微微一笑,估摸自己讲的大宋统一南北这段历史,用时大约有四五分钟。他自认所讲不是废话,而是要让众将树立雄心壮志,让众将从精神层面上提升,真心忠君报国,勇赴战场。

    赵吉高声道:

    “朕要告诉卿等,我大宋统一南北之战中,不仅我太祖、太宗皇帝,名留青史;

    “还有立下赫赫战功的潘美、曹彬,王全斌、丁德裕等众多名将,不仅会因功而荣华富贵、封妻荫子,他们还会名留青史!”

    “众爱卿,如今伐夏之战,亦是卿等建立赫赫战功之时,亦是让卿等能名留青史之机!”

    众将闻听圣言,犹如打了鸡血一样!山呼之声,一浪高过一浪。

    “官家所言极是,臣必以身报国……”

    “臣必以身报国……”

    “臣必以身报国……”

    赵吉听着众将发自肺腑的高呼誓言,他亦动容。

    他握天子长剑在手,环视众将,不由心中感慨:

    ‘如今,能聚在朕周围的这些文臣武将,皆是朕精选出来的历史上的忠勇名将。’

    赵吉的目光扫过宗泽,这位历史上的抗金名将,在军中病危临终前,他高呼:“过河、过河、过河!”

    他的目光扫过种师中,这位历史上的抗金名将,长期戍守西北边疆抗夏。金兵入侵,他率军入京勤王,后奉命救援太原,因友军失约未至,陷入重围,力战而亡!

    赵吉的目光扫过刘延庆,这位历史上的抗金将领,虽然治军不严,手下兵将战力较弱,但在靖康元年,金兵大举攻宋都汴京时,刘延庆奉命守城。城破,他率兵万余逃走,逃到龟儿寺,被金军追骑所杀,也算以身殉国!

    赵吉的目光扫过王禀,这位历史上的抗金名将,奉命守太原城,抵抗金军的围困和猛攻,守了二百五十多天后,在靖康元年九月,因援绝断粮,加之金军猛攻而城陷,王禀犹率疲兵巷战,身中数十枪,后投河殉国……

    赵吉的目光又快速地扫过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杨忻中、姚古、郭成、吴玠、吴璘、张宪、王贵、牛皋、杨再兴……

    这些将领中,除姚古有争议、刘光世略有争议外,其余众将,对抗击外敌入侵,对赵宋国祚延续、保全汉人不被灭族,皆是有过巨大贡献的!

    赵吉调动起了众将为国奋勇杀敌的激动情绪后,他也深受感染。

    他壮怀激烈,高声道:

    “朕要带领诸位爱卿,开创更伟大的一统之战,以图早日恢复甚至超过盛唐时期的庞大疆域!”

    “官家英明神武……”

    “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众将高呼。他们被赵官家的豪言壮语所激励,都非常期望在即将要打的灭夏之战中,建功立业,杀敌报国,一雪大宋多次惨败于西夏后赠送岁币的前耻。

    赵吉伸出左掌向下压了压,示意众将不用再恭贺了,他右手持天子长剑,指向铺在地上的夏国的地图,高声道:

    “我现军攻占了夏国的西京城,还占据了西城外的黄河渡口,折可求和折彦质的府州先锋军沿黄河两岸北上,打到静州城外的黄河渡口,扫清了我军顺河而伐的绝大部阻碍!”

    “朕决定利于黄河上游之地利,用闪电战术,能直捣夏国国都兴庆府,众将听令!”

    种师道、韩世忠、岳飞等众将,立即一肃。

    赵吉将心中早已谋划的作战方案公之于众:

    “由于,枢相宗爱卿征集来的各类船只,一次共计可载三万我兵马,故此,众爱卿回本部后,挑选卿部的三分之一精兵强将,第一批登船!”

    众将闻言,高呼:“微臣遵旨。”

    “至于诸位爱卿的其余兵将,可乘送完一批攻打夏都兴庆府的大宋官军回航的船舶。从爱卿切记,先乘船者定要挑选精锐兵将,卿等还要带上朕赐给你部的火器营和工兵连,以实现速破敌京城!”

    “官家圣明,微臣谨遵圣谕……”众将纷纷表态。

    赵吉持天子长剑,改指向了夏国国都兴庆府的城防地图。

    “此图,乃兴庆府城防地图。”

    众将皆望向赵官家用天子长剑所指的兴庆府城防地图上。

    像张宪、王贵等很多青年将领,是第一次见到夏国国都的城防地图,他们喃喃道:

    “这夏国国都兴庆府的外城和内城,为何很像咱们大宋汴京城呢?”

    赵吉微微一笑,道:“众爱卿有所不知,西夏党项开疆之主李继迁夺取我大宋灵州后,改灵州为西平府。其子李德明继位后,认为西平府地居四塞之地,不利于防守,不如彼时名为怀远即今兴庆府的形势有利。”

    “故此,在我大宋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