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别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月色下的黄帝陵处处透露着安宁与祥和虽已是二月中旬,但周围的生机并不多,不似三四月份的黄帝陵,生机盎然。

    气温只有十度左右,还是略显冷意,不知为何,远处的松柏还有些朦胧。

    “小琳儿,你知道那片柏树林是怎么来的吗?”一名身着玄黄色长袍,一头黑色长发垂至腰间,左手倚在桌案上拿着一个酒杯,右手指向远处的一个山坡,此人的眼睛是一双桃花眼,脸颊清瘦,比较的雌雄难辨。

    被他唤作小琳儿的人也是长发及腰,不过因为早年丧母,身上有有些病,导致他少年白头,身着一身淡青色道袍,脸虽然也有些清秀,但比较那人,少了些许的媚态。喝了一口杯中美酒,转头看向远处的山坡,思索片刻,回头说到:“阑钰,你能不能别总叫我小琳儿,感觉怪怪的。”没等被唤作小琳儿的人说完话,被叫阑钰的说到:“不,你姐姐可以如此唤你,我为何不行?”

    辰汐琳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点宠溺与无可奈何的说到:“我的好师弟,都听你的。”

    辰汐琳又回归了正题,说到:“那片柏树林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国,离这里几十公里便是秦国的重要关隘,函谷关,那时秦国每死一个戍边的将士,便会种一棵柏树,下一次他国来犯之时,当他们退到这里的时候,看见秦国战死沙场的将士们,他们就会重新燃起斗志,击退来犯的敌人,不过只是传说,谁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可能吧,虽然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是毕竟赋予了它美好的意义,希望之后我们也可以如此,看到一个事物无论是他本身有非凡的意义还是后天赋予的,可以激发自己超然的能力吧。”此人名叫朱阑钰,他是明国的皇帝,因为一些原因,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辰汐琳的师弟。

    两人喝酒至深夜即使院中有些令人心旷神怡的凉风,但二人还是趴在酒桌上,动弹不得。月光照射在两人的身上景色格外的清冷。两人在这个院落中一起生活了四年,两人有着很好的感情,但是现在他俩他人已经要各奔东西了,两人因他们师傅的约定三十年后再一起面对挑战,但是面对什么挑战,他们的师傅确是只字未提。

    第二日,辰汐琳与朱阑钰道了别,行走在林间小道上,小道无边无际,两边的柏树林上还有早上的露水凝结在上面,但辰汐琳并不在意自己的衣服被水浸湿,自己的斗篷死死的裹住自己,但这并不是因为天气寒冷,而是因为他的怀中有一把朱阑钰赠与他的长剑。

    朱阑钰的祖上因中洲纷乱,而带着自己的亲信去了开拓的殖民地,而皇族刚到东洲之时不知是何原因,铸了七柄锋利无双,内涵气运的宝剑,而其中五柄被埋于东洲某处,而另外两把伴于皇帝左右,一柄名曰天变,而另外一柄便是辰汐琳紧紧抱于怀中的庙隳。

    另外五柄剑的名字辰汐琳也向朱阑钰打听过,但朱阑钰表示这件事情有些遥远,自己连埋藏的位置都不清楚,就更不要说名字了。

    辰汐琳看过这柄剑,它是一柄极为普通的剑,没有华丽的剑鞘,没有令人过目不忘的剑格,甚至连它的剑锋也没有吴钩霜雪明的感觉。

    但辰汐琳看这柄剑的第一眼,被它深深的吸引辰汐琳好似从中看见了王朝末年的颓势,不甘心,懊恼,悔恨等诸多情绪,使得本来因观赏古剑应有的兴奋,激动,开心,最终化为的无限的平静。

    其实辰汐琳小时候见过的奇珍异宝也不少,值得辰汐琳如此保护的原因一是因为辰汐琳没见过如此珍贵的宝贝,明国国宝。二是因为这柄是朱阑钰送的。

    辰汐琳也可谓是一步三回头,对朱阑钰的分别相当的不舍,辰汐琳听说朱阑钰明日也要回明国了,下次见面估计也要到几个月后了,对于两个从十三岁开始便分开最长时间不过十几日这次要分别几个月,对于两个不到二十岁少年来说,这样的分别还是太过于长了。

    本来十几分钟就可以走完的路硬是被辰汐琳走了半个小时才走完,直到辰汐琳的身影完全隐没于清晨雾气尚未消散的树林中才转身回去。

    辰汐琳从一个小道走出了树林,来到了一座宏伟的庙宇边上,辰汐琳走至了庙宇的正前方,庙宇的地基大约有五米之高,辰汐琳踏上了汉白玉所制成的台阶,辰汐琳走至了庙宇的门口,门槛相当的高,高达五十厘米。

    辰汐琳走入庙宇将佩剑放置于门口的一个石狮子的边上,跨入其中。殿中一个白发白髯的人坐于殿中的一个草席上,而他的容颜只有三十岁左右,面容消瘦长着一双剑眉。

    辰汐琳对着他鞠了一躬,轻声说了一声:“师傅,徒儿今日要下山回归生活了,还有什么需要交代的吗?”

    那人淡淡的说了一句:“你要多加小心,世界并不是我们认知的那样,世界很复杂,你还是太弱了,面对没有面对这个世界的能力,记住如果遇见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找阑钰,找你的姐姐,或是找我都可以,不要自己撑着。”辰汐琳并没有看见师傅说话,而是传音直接进入自己的耳朵中,辰汐琳躬腰道谢,缓缓退去,拿起了门口的佩剑走到了下山的大道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