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不要试图抓住市场的每一次波动,那是不可能的,也不必要(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险,减少市场波动对财富的影响。

    2. 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

    - 确定资产配置比例时,需要考虑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投资期限等因素。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可以增加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比例。例如,一个即将退休的投资者,其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投资目标主要是保值和获取稳定的收益,那么他的投资组合可能会将60% - 70%的资金配置在债券上,20% - 30%的资金配置在股票上,10%左右的资金配置为现金。

    - 而投资期限较长、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以适当提高股票资产的比例。比如一个年轻的投资者,他的投资期限可能长达30 - 40年,风险承受能力较高,投资目标是实现资产的快速增值,那么他的投资组合可能会将60% - 70%的资金配置在股票上,20% - 30%的资金配置在债券上,10%左右的资金配置为现金或者其他流动性资产。

    (二)价值投资理念:挖掘企业的真正价值

    2. 耐心等待价值的回归与成长

    - 价值投资者需要有耐心,因为市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认识到企业的真正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会有市场波动,但只要企业的内在价值在不断增长,投资者就应该坚定持有。例如,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在投资初期,比亚迪的股票价格并没有立即大幅上涨。然而,巴菲特看到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电池制造等方面的潜力,坚信其内在价值被市场低估。随着时间的推移,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逐渐显现,其股票价格也一路攀升。从长期来看,巴菲特的耐心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表明价值投资者不应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左右,而应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和内在价值的增长。

    (三)趋势跟踪与止损策略:顺应市场与控制风险

    1. 趋势跟踪:捕捉市场的主要动向

    - 趋势跟踪是一种基于市场趋势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技术指标或者市场价格走势来判断市场的趋势是向上还是向下。常见的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等都可以为趋势判断提供依据。例如,当移动平均线中的短期均线向上穿过长期均线时,这可能是一个市场上升趋势的信号,投资者可以适当增加股票投资。反之,当短期均线向下穿过长期均线时,可能预示着市场处于下降趋势,此时投资者可以减少股票投资或者增加防御性资产的配置。

    - 在牛市中,市场趋势向上,股票价格整体呈上升态势。此时,通过趋势跟踪策略,投资者可以顺势而为,分享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例如,在2014 - 2015年中国A股市场的牛市期间,许多股票价格持续上涨。那些采用趋势跟踪策略的投资者,通过及时捕捉到市场的上升趋势,加大股票投资比例,获得了可观的利润。然而,在熊市中,市场趋势向下,股票价格不断下跌。投资者如果能够识别出这种趋势,就可以减少股票持仓,避免更大的损失。

    2. 止损策略:设置风险的底线

    - 止损策略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投资者应该设定一个止损点,当股票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时,及时卖出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止损点的设置应该合理,不能过于敏感,以免被短期波动触发而导致不必要的卖出。例如,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的波动性、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来设置止损点。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那么止损点可以设置得相对窄一些。

    - 假设投资者以100元的价格买入一只股票,根据股票的历史波动性和自己的风险偏好,他设定了10%的止损点。那么当股票价格下跌到90元时,他就应该果断卖出。这样可以避免股票价格进一步下跌带来的更大损失。同时,止损策略也需要结合对企业基本面的分析。如果企业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只是由于市场短期波动导致股价下跌,投资者也可以适当调整止损点或者继续持有。

    (四)定期再平衡:保持投资组合的平衡与稳定

    1. 资产比例的动态变化与调整

    - 定期再平衡是保持投资组合稳定的有效方法。由于不同资产类别在市场波动中的表现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组合中的资产比例会发生变化。例如,如果股票市场表现良好,股票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会增加,而债券比例会减少。假设一个投资组合初始设定为股票和债券各占50%。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股票市场的大幅上涨,股票资产的比例可能上升到60%,债券比例下降到40%。

    - 这种资产比例的变化可能会使投资组合偏离投资者最初设定的风险水平。如果股票市场继续上涨,投资组合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为了避免投资组合过度暴露于某一资产类别,降低风险需要进行定期再平衡。

    2. 再平衡的周期与操作方式

    - 再平衡的周期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和市场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