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牧民定居(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更像是军队和官府的综合体,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维护当地治安、屯田、发展经济。

    屯田军以师为单位,每一个师都负责一片区域。

    ………………………………

    郭大雷看到各个师长陆续进城,都来参加会议。

    他看到最后进来的刘文胜师长,军服上的扣子位置都扣错了。

    郭大雷大声斥责道:刘文胜,你衣服怎么都没穿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你对外代表屯田军的形象,绝不能流里流气。

    你最后一个进城,这是又去找女人了。

    你因为裤裆那点事,让正规军给劝退了。

    你再因为裤裆那点事,影响到朝廷的重大政策,我直接毙了你。

    刘文胜露出害怕的神色,他最怕这种原则性极强的上官。

    这种人说到做到,他再和之前一样,很可能会被枪毙。

    刘文胜作为起义军出身,没做下其他恶事,就是管不住裤裆。

    特别是在他掌权之后,他怕触犯军纪,不碰良家女子。

    但只要他稍微露出一点口风,就有大量女子靠上来。….

    刚到和林城,就有蒙古部落的头领,带着漂亮女人拜访他。

    刘文胜立刻道歉道:将军大人,我再也不敢了。

    老刘我心中也是有杆秤,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

    耽搁陛下的事情,我有几条命都不够交代。

    郭大雷用右手摸着腰间的手枪,语气严厉的问道:刘文胜,我们我们屯田军来到蒙古,需要实施的最重要政策是什么?

    他紧盯着刘文胜的表现,朝廷让屯田军完成最重要的政策,如果刘文胜都答不上来。

    这人也没有继续呆在屯田军的必要。

    刘文胜看到郭大雷的语气和动作。

    他脸上立刻流淌下来滚滚汗珠。

    他的答案不能让郭大雷将军满意。

    一枪崩了他,这不至于。但不可能再担任屯田军师长,管理一方。

    刘文胜比较庆幸,他除了打仗敢猛打猛冲之外。

    还有一个优点,皇帝苏河的政策,他坚决拥护,执行政策绝不打折扣。

    这种做事的态度,再加上亲友的帮忙,他犯错误之后,还能留在二线部队。

    刘文胜看着众人,语速极快的说道:朝廷交给我们屯田军首要的任务。

    就是在蒙古地区站稳脚跟,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蒙古地区的安全稳定。

    最好是不花朝天一分钱,就能达到目的。

    如果能为朝廷提供一些收益,那我们升官速度会很快。

    刘文胜看到郭大雷将军脸色依然阴沉。

    他没有继续啰嗦下去,直奔主题。

    朝廷交给我们执行的最重要政策,那就是牧民定居。

    张参谋长给我们宣讲过,游牧民族之所以可怕,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他们最难制衡的一点,那就是在草原上逐草而居。

    哪怕是作为草原众多部落的盟主,大汗王帐都不会固定在一个地方。

    我们汉人,居住在城池之中,中原王朝势弱时,外敌只要攻破这个城池,防线就失守。

    游牧势力却不一样。

    当中原王朝强盛时,想要派遣大军,消灭这些蒙古部落。

    哪怕是有向导引路,都无法在广袤的草原和荒漠上,找到这些部落的具***置。

    就是因为这种情况,我们很难完全消灭游牧部落。

    牧民定居这个政策,就是针对游牧部落的绝户计。

    游牧部落定居之后,他们也生存在相对固定的地方。

    他们就比较好对付,再也无法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郭大雷听完之后,他主动鼓起掌,大声称赞道:好,刘文胜说的非常好。

    刘师长都能把朝廷的政策,认识的这么清晰。

    我相信其他人,也应该了解朝廷的政策。

    屯田军其他师长,齐声喊道:我们了解。

    郭大雷满意的点点头,吩咐道:不错,非常不错,你们的表现,令我很满意。

    这个政策你们了解的很清楚,我在强调一些重点的问题,防止你们执行不好这个政策。….

    游牧定居这个政策,第一布是限制蒙古部落在草原大规模游动。

    草原上的草场,那是游牧部落的生命线。

    优良草场都掌握在大部落之中。

    我们屯田军代表着大华,现在是草原上最大的势力。

    今后草原的草场分配,由我们进行。

    牧民定居这个政策,不是让牧民永远固定在某地。

    我们必须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制定适合的政策。

    石板的执行政策,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真的让牧民永居在一地,而不让他们转换草场。

    草也是有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