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文明的差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想了解英吉利殖民地的情况吗?”

    苏蜀点头说道:“殖民地这种利益繁多,各方势力又没有锚定利益的地方。

    他最适合看出来一个文明运行的底层逻辑。”

    “那好,我就谈一谈自己的浅见。”陆元琪参谋听到苏蜀这么说,他语气轻松的答应下来。

    “英吉利人对于殖民地的统治,他们在刚到这里时,还求助过当地土着的帮助。

    站稳脚跟之后,立刻屠杀当地土着。

    他们认为土着对这个地方天然享有所有权。

    他们想要夺得这片土地的所有权,只能彻底消灭当地土着。

    因为消灭大量土着,劳动人口不足,只能引进非洲廉价的奴隶。

    英吉利殖民地现在的产业比较原始。

    以种植园为主,种植粮食、棉花、咖啡豆、茶叶为主。

    当地发现矿产,还有最基础的采矿业。

    这些产业都需要大量的奴隶工作。

    英吉利殖民地对于奴隶管理很是严苛。

    帝国对于海外总督府奴隶的管理我就感觉比较严厉。

    但当地汉人无故杀死奴隶,也要被判处流放。

    奴隶只要认真学习华夏文化,学会了基础的汉语,并立下功劳。

    他们也能恢复自由身。

    当然最便捷的方法,那就是女奴隶嫁给自由民,对方只要付出一笔钱就能赎身。

    英吉利殖民地则完全不同,奴隶永远是奴隶,根本没有恢复自由的希望。

    奴隶的孩子也永远是奴隶,哪怕是他与主人所生的孩子,依旧会成为奴隶。

    种植园主对于自己的黑皮肤儿女,依旧是随意打骂,当做工具一样使用。

    我还感觉到一点,当地对于契约的坚守十分固执。

    只要两个人约定可以决斗,立下契约之后。

    哪怕是因此而死亡,这个人也是无罪。

    帝国却不一样,真有人敢这么做,最轻的罪也是流放。

    当然了,想让对方严守契约,必须要有同等的实力。

    两个西方人在上帝的见证下,签订的契约牢不可破。

    西方种植园主与奴隶之间,不会签订契约。

    哪怕真的签订契约,他们也不会遵守,随时可以撕毁契约。”

    陆元奇参谋说出他自己的看法,他还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这两天自己的经历。

    苏蜀听完之后,他回到房间开始根据自己的知识,考虑两个文明的不同。

    他想起父皇苏河与各位老师的教导。

    苏蜀在纸上不断记录着他思考的东西。

    舰队航行一段时间,他走出房间用六分仪测量舰队的位置。

    闲暇时候一直在思考,舰队行进的航线,确实是安全的航线,泰山号战列舰非常平稳,没有出现任何事情,打断他的思考。

    苏蜀通过之前收集到的资料,还有这次陆元奇参谋了解到的情况。

    他根据自己学到的东西判断,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差异极大。

    以华夏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看事情经常是从整体出发,力求弥合各个阶层的矛盾。

    皇室有实力,能调整各个阶层的矛盾,国家就会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一旦皇室衰落,某一个阶层失去了制衡,国家就会陷入到混乱之中。

    士大夫失去控制,土地兼并加剧,明朝主要亡于这个原因。

    藩镇勋贵失去控制,军阀乱战,唐朝主要亡于这个原因。

    各个阶层矛盾加剧,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农民起义。

    活不下去的农民,绝对不会慢慢等死,他将会拖着腐朽的国家一起灭亡。

    王朝的衰落,必定经历农民起义这个阶段。

    西方文明却不一样,他们不会理会各个阶层的冲突。

    而是通过教会、契约等方式,限制各个阶层冲突规模在一定程度。

    通过强调契约的重要性,让各个阶层能正常沟通。

    这也让各个阶层形成了强大的壁垒。

    掌握种植园的农场主,绝对不会让奴隶与他的地位相等。

    西方文明上层通过各种方式,对底层的掌控能力更强。

    苏蜀了解到的西方历史,他们至今还没有成功的农民起义。

    他了解到这个情况时,就有些羡慕西方文明的制度。

    之前还有想要吸纳优秀制度的想法。

    他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发现了两个文明底层逻辑的不同,可以借鉴一些具体的政策,但制度绝对不能相容。

    苏蜀想到父皇苏河讲述关于两个文明的神话。

    他之前还没有更深的感触,现在可以看出两个文明的差异。

    两个文明都有大洪水的记载。

    华夏文明对于大洪水的应对方法,那就是大禹治水。

    大禹带领民众一起,通过疏通河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