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河桥之战(下)(2/3)
,这是要被包饺子的节奏。他下令大家立刻全速往后撤,企图抢在敌人合围之前退到安全的地方。
可惜这一次好运气没有再次眷顾他。
东魏大军的速度非常快,在大雾的掩护之下,两侧的包抄部队转眼就杀到了宇文泰的面前,连同中路反击的队伍一起,对西魏部队开始了三面绞杀。
战场局势瞬间发生逆转,邙山和黄河之间这块狭窄的战场变成了宇文泰的噩梦。数倍于己方的东魏大军漫山遍野地冲了过来,尽管西魏将士们拼死厮杀,但依旧挡不住对方的猛烈攻势。西魏部队的队形很快就被冲散,很多脱离大部队的人只能聚成一只一只的小队伍,奋力死战。
李弼带领部下挺枪跃马冲进敌军之中,打算再搞一次铁骑穿插,无奈在有组织的大部队面前,少量的骑兵根本冲不动,最终不仅没达到切割的效果,反倒深陷敌阵之中杀不出来了。东魏部队几轮集火之后,李弼的部下尽数被歼,李弼本人也身负七处重伤,落马被抓了活的。
当时战斗还没结束,东魏那边没功夫把他押到后方去,所以只留了几个士兵看着他。李弼脑子比较活络,他佯装伤势过重,一头栽在地上装死。
死了个俘虏当然没啥大不了的,反倒省事不用盯着了。看守的士兵有些懈怠,有个人跳下马打算把李弼的脑袋砍下来去邀功。
就在这个士兵走到李弼近前,刚准备动手的时候,李弼一个鲤鱼打挺跃起来,闪电般地蹿到没主的战马身旁,蹦上去就跑。
东魏士兵没想到一个死人动作这么快,当时都傻掉了,等他们反应过来想追的时候,李弼一人一马已经消失在雾气之中。
此时宇文泰的主力部队也已经基本被打崩了,宇文泰自知无力回天,干脆放弃抵抗,带着残兵败将转身就往洛阳方向跑。
宇文泰本以为就算左右两军出了问题,作为预备队的后军应该还在。结果他一直跑到了洛阳城下也没看到后军的影子。宇文泰派人打探了一下,这才知道赵贵李虎独孤如愿这帮人扔下自己先跑了。
宇文泰心里这个苦啊,枉我平时对你们这么好,你们关键时刻卖起我来可真是一点儿都不含糊。我算是看明白了,你们推我出来当老大只是为了给自己挡风遮雨,根本没人从心里把我当成效忠的对象。
看来我还是得培养自己的力量,这帮同辈的老哥都不可靠。
生气归生气,宇文泰到底是个顾全大局的人,他并没有多说什么,所有的苦水都被他默默咽到了肚子里。
但这些事情被身边的宇文护牢牢记在心上,多年之后,他将出面替叔叔清算今天这笔帐。
宇文泰收拾散兵败卒,退守到金镛城内。河桥之战持续了整整一天,此时天色已晚,侯景也下令鸣金收兵,没有继续追赶。
这一战宇文泰可谓输的一塌糊涂,他引以为傲的那一万关西精锐在战斗中损失大半,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重要将领基本都全身而退,包括诈死脱险的李弼。
只有大都督王思政没有跟过来。有人说看到他落马之后被敌军重重包围,估计是挂了。
宇文泰回想起前段时间王思政在席间自誓掷卢表忠心的场景,不禁一阵唏嘘。当时只道那是在逢场作戏,谁知他今天真的践行诺言战死在了沙场。
没想到深夜的时候,宇文泰突然得到报告说王思政回来了。
原来王思政在两军激战的时候受伤落马,当时局势混乱,王思政站在地上手持长槊继续战斗,在击杀数名敌军之后,终因寡不敌众,身受重创昏死过去。由于王思政打仗的时候穿的都是破衣弊甲,东魏士兵只当他是个不值钱的小兵,整死就完了,没人顾得上继续理他。
等到晚上两军收兵之后,王思政帐下都督雷五安冒死跑到战场上哭着寻找王思政的尸体,正赶上王思政当时也刚刚苏醒,硬撑着站起来一歪一斜地往回挪。雷五安没想到老大居然还活着,不禁悲喜交加,他赶紧割下衣服为王思政包扎伤口,扶着他上马回营。
第二天一早,侯景的大军就杀到金镛城下,就在宇文泰考虑如何应对的时候,又有消息说高欢本人也带着大军正从晋阳过来驰援。
宇文泰觉得洛阳不能呆了,一个侯景已经快搞死我了,高欢再过来还让我活么?
于是宇文泰安排长孙子彦留守金镛城,自己带着其余的将领和士兵放弃洛阳,一路向西直奔弘农,打算从潼关回到长安。
撤退的路上也不顺利,东魏这边发现宇文泰要跑,立刻派出部队绕过洛阳在后面紧追不舍。
蔡佑自告奋勇留在后面为宇文泰殿后,为了提高射箭的准头,他带着十几个人直接下马坚守阵地,击退了东魏追兵的多次进攻。
东魏部队一看这是块硬骨头,立刻聚拢了很多人马把蔡佑的部队团团围住。没多久部下们的弓箭就已经耗尽,蔡佑身上也只剩下最后一只箭,眼看着敌人逐步逼近,他弯弓持满,环顾四周,看谁敢第一个冲上来。
蔡佑之前杀人太多,东魏士兵有些怕了,一时间谁都不敢近前。一个小头目
可惜这一次好运气没有再次眷顾他。
东魏大军的速度非常快,在大雾的掩护之下,两侧的包抄部队转眼就杀到了宇文泰的面前,连同中路反击的队伍一起,对西魏部队开始了三面绞杀。
战场局势瞬间发生逆转,邙山和黄河之间这块狭窄的战场变成了宇文泰的噩梦。数倍于己方的东魏大军漫山遍野地冲了过来,尽管西魏将士们拼死厮杀,但依旧挡不住对方的猛烈攻势。西魏部队的队形很快就被冲散,很多脱离大部队的人只能聚成一只一只的小队伍,奋力死战。
李弼带领部下挺枪跃马冲进敌军之中,打算再搞一次铁骑穿插,无奈在有组织的大部队面前,少量的骑兵根本冲不动,最终不仅没达到切割的效果,反倒深陷敌阵之中杀不出来了。东魏部队几轮集火之后,李弼的部下尽数被歼,李弼本人也身负七处重伤,落马被抓了活的。
当时战斗还没结束,东魏那边没功夫把他押到后方去,所以只留了几个士兵看着他。李弼脑子比较活络,他佯装伤势过重,一头栽在地上装死。
死了个俘虏当然没啥大不了的,反倒省事不用盯着了。看守的士兵有些懈怠,有个人跳下马打算把李弼的脑袋砍下来去邀功。
就在这个士兵走到李弼近前,刚准备动手的时候,李弼一个鲤鱼打挺跃起来,闪电般地蹿到没主的战马身旁,蹦上去就跑。
东魏士兵没想到一个死人动作这么快,当时都傻掉了,等他们反应过来想追的时候,李弼一人一马已经消失在雾气之中。
此时宇文泰的主力部队也已经基本被打崩了,宇文泰自知无力回天,干脆放弃抵抗,带着残兵败将转身就往洛阳方向跑。
宇文泰本以为就算左右两军出了问题,作为预备队的后军应该还在。结果他一直跑到了洛阳城下也没看到后军的影子。宇文泰派人打探了一下,这才知道赵贵李虎独孤如愿这帮人扔下自己先跑了。
宇文泰心里这个苦啊,枉我平时对你们这么好,你们关键时刻卖起我来可真是一点儿都不含糊。我算是看明白了,你们推我出来当老大只是为了给自己挡风遮雨,根本没人从心里把我当成效忠的对象。
看来我还是得培养自己的力量,这帮同辈的老哥都不可靠。
生气归生气,宇文泰到底是个顾全大局的人,他并没有多说什么,所有的苦水都被他默默咽到了肚子里。
但这些事情被身边的宇文护牢牢记在心上,多年之后,他将出面替叔叔清算今天这笔帐。
宇文泰收拾散兵败卒,退守到金镛城内。河桥之战持续了整整一天,此时天色已晚,侯景也下令鸣金收兵,没有继续追赶。
这一战宇文泰可谓输的一塌糊涂,他引以为傲的那一万关西精锐在战斗中损失大半,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重要将领基本都全身而退,包括诈死脱险的李弼。
只有大都督王思政没有跟过来。有人说看到他落马之后被敌军重重包围,估计是挂了。
宇文泰回想起前段时间王思政在席间自誓掷卢表忠心的场景,不禁一阵唏嘘。当时只道那是在逢场作戏,谁知他今天真的践行诺言战死在了沙场。
没想到深夜的时候,宇文泰突然得到报告说王思政回来了。
原来王思政在两军激战的时候受伤落马,当时局势混乱,王思政站在地上手持长槊继续战斗,在击杀数名敌军之后,终因寡不敌众,身受重创昏死过去。由于王思政打仗的时候穿的都是破衣弊甲,东魏士兵只当他是个不值钱的小兵,整死就完了,没人顾得上继续理他。
等到晚上两军收兵之后,王思政帐下都督雷五安冒死跑到战场上哭着寻找王思政的尸体,正赶上王思政当时也刚刚苏醒,硬撑着站起来一歪一斜地往回挪。雷五安没想到老大居然还活着,不禁悲喜交加,他赶紧割下衣服为王思政包扎伤口,扶着他上马回营。
第二天一早,侯景的大军就杀到金镛城下,就在宇文泰考虑如何应对的时候,又有消息说高欢本人也带着大军正从晋阳过来驰援。
宇文泰觉得洛阳不能呆了,一个侯景已经快搞死我了,高欢再过来还让我活么?
于是宇文泰安排长孙子彦留守金镛城,自己带着其余的将领和士兵放弃洛阳,一路向西直奔弘农,打算从潼关回到长安。
撤退的路上也不顺利,东魏这边发现宇文泰要跑,立刻派出部队绕过洛阳在后面紧追不舍。
蔡佑自告奋勇留在后面为宇文泰殿后,为了提高射箭的准头,他带着十几个人直接下马坚守阵地,击退了东魏追兵的多次进攻。
东魏部队一看这是块硬骨头,立刻聚拢了很多人马把蔡佑的部队团团围住。没多久部下们的弓箭就已经耗尽,蔡佑身上也只剩下最后一只箭,眼看着敌人逐步逼近,他弯弓持满,环顾四周,看谁敢第一个冲上来。
蔡佑之前杀人太多,东魏士兵有些怕了,一时间谁都不敢近前。一个小头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