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先轸子玉斗法(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为人傲狠好杀,《左传》说他“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发动了着名的“斗越椒之乱”,失败后被灭族,其子斗贲皇(即苗贲皇)逃往晋国。是造成若敖氏衰败的罪魁祸首之一。】

    5.【斗勃,芈姓,斗氏,名勃,字子上。若敖氏后裔。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他的身份和背景在历史记录中并没有明确提及他的父亲是谁。】

    6.【先轸,男,华夏族,姬姓,先氏,元帅军衔(晋制),晋国第二任中军将。封邑在原(一说今河南济源西北;一说今山西翼城县原村),亦称原轸;约前680年-前627年在世,晋国曲沃人。曾任下军佐,中军主帅,正卿。

    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优秀的军事统帅。

    主要事迹:

    前673年,结识公子重耳,品德高尚,才能卓越,出身又好,被引为班底;

    前656年,在骊姬之乱发生时,立场坚定,原则性强,果断护送重耳转移,延续大晋国祚;

    前636年,和重耳转战列国,坚贞不屈,是年结束19年流动抗争运动,力助文公同志回国组建新政府;

    前633年,在晋国领导人晋文公的亲切关怀下,出任晋国方面军下军副帅(下军佐,晋制),辅佐下军主帅栾枝,出兵抗楚援宋;

    前632年,代故去的郤縠出任晋国最大方面军中军主帅(中军帅,原称司徒,避晋僖公讳,改称);纵横捭阖,长袖善舞,不负重托,取得“城濮大捷”(山东鄄城西南),斩获无数,重沉打击了蛮楚继续染指中原的企图,开拓了广阔的外交事业;

    前628年,作为正卿,力主发动“崤之战”(河南三门峡市东)(河南陕县东南),挫败了强秦的侵略野心,极大地提升了大晋国际地位;

    前628年,率部实施了对狄自卫反击战,即“箕之战”(山西蒲县西北),在大获全胜中,以死明志,义薄云天,展示了很高的思想境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