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楚国僭越称王(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an)章私下里对季梁说:“我主公现在拥有长江、汉水流域的广大地区,想要加封王号,以镇服蛮夷。如果我主公的通告发送到你们随国,你们就率领汉水以东的各个国家的君主,一起向朝廷情愿,给我主公多拉选票,那时真正把王的称号申请下来了,那可是你们的功劳啊。现在,我主公带兵驻扎在这里,等候你的好消息(寡君奄有江汉,欲假位号以镇服蛮夷。若徼惠上国,率群蛮以请于周室,幸而得请,寡君之荣,实惟上国之赐。寡君戢兵以待命)。”

    注:1.【徼惠:yao hui,求得恩惠。徼,通“邀”,要求。

    2.【戢兵:ji bing,息兵、休战】

    季梁回来向随侯汇报此一行的情况,把楚子熊通的要求也说了,随侯不敢不从。

    于是就联合汉水以东各诸侯,歌颂楚国的功绩,上表朝廷,请求周天子给楚国加封王号,以镇服蛮夷。

    周桓王拒绝了。

    熊通听到后,大怒:“我的先人熊鬻(yu)有辅导二王(周文王、周武王)夺取天下的功劳,仅仅嘉封个远在蛮夷的小国,爵位也仅仅是子爵。现在如今,地盘也大了,人口也多了,南方的蛮夷也都臣服了,而天子不给加封王号,就是无赏。郑国人箭射天子而不能征讨,就是无罚。无赏无罚,你周天子还凭什么当领导。况且这个王号,我先君熊渠就是自己封的。我现在恢复使用,还用得着向你周朝申请吗?”

    然后就在军营中自封为王,称为楚武王。

    与随国签订同盟条约后,领兵回国了。

    熊通自封楚武王,汉水以东各国都派来使臣祝贺。

    周桓王虽然对于熊通称王这事儿感到愤怒,但也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从此以后,周王室的权威越来越衰落了,天下各诸侯国也不服从调遣了。

    而楚国称王以后,就越来越狂妄了。

    南方附近的各个小国,都被楚国奴役调遣,纠集起来整合武装力量,大有侵犯中原的势头。

    后来要不是有召陵之师,城濮之战,楚国的强劲势头真是不可遏制的了(自此周室愈弱,而楚益无厌。熊通卒,传子熊赀,迁都于郢,役属群蛮,骎骎乎有侵犯中国之势,后来若非召陵之师,城濮之战,则其势不可遏矣)。

    熊通死后,其子熊赀(zi)继位,迁都于郢(ying)(湖北江陵北)

    注:1【楚武王:芈姓,熊氏,名彻,熊仪之孙,楚霄敖之子。《清华简》《楚居》上名为熊彻,因避汉武帝讳而改称熊通。

    楚武王熊通即位后,制定了“欲以观中国之政”的奋斗目标,主要集中力量向东、北两个方向扩展领土。在他的统治下,楚国进行了多次军事行动,其中包括三次伐随,期间他自尊为王。

    在楚武王统治的第38年(前703年),他派遣军队联合巴国,成功击败了邓国的军队。第40年(前701年),他与贰、轸结成联盟,大胜郧国军队于蒲骚。此后,他继续出兵,成功伐绞、伐罗等国,取得连续胜利。在楚武王的统治下,楚国在他的第41年(前700年)春季至第51年(前690年)期间,还对灭州、蓼等地进行了攻击,同时在伐随的军事行动中,楚武王因病在军中去世。

    楚武王熊通在位达51年,期间实施了强硬的铁血政策,对外强势而毫不妥协。他还在国内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建立县制,设立令尹,并进行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改革。通过三次伐随等军事行动,楚武王在东周王室间威望显赫,多次征战汉东诸国,巩固了楚国的地位。他的领导下,楚国不仅拓展了江汉地区的疆域,而且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几乎统一了整个江汉流域。此外,他对国家制度进行了完善,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政治系统。】

    2.【熊赀(zi):即楚文王。公元前689年-公元前677年在位,在位13年。

    3.【郢(ying):春秋时楚国邑名。湖北江陵北。因在纪山之南,又称“纪南城”。】

    4.【骎骎:qin,急迫的样子。】

    5.【中国:中原地区,汉族居住之处,不包括周边其他民族地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