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左邻右舍一家亲(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历来以种地为生,属于特别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在农闲时节,这个五大三粗的庄稼汉子也会扎些扫把、编个箩筐什么的。待积攒到一定数量时,他就搬到“三六九”集市上卖掉。此项副业虽然谈不上有多大的收入,但起码也足够买盐巴、调料和灯油钱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董家成很乐意做这些东西;时间久了,手艺也越来越好。

    董家成的妻子刘氏虽然是个急脾气的人,但心地却非常善良,只是手比较笨一些。一旦需要做一些较为精细的针线活儿时,经常会到耿老爹家请耿妻郭氏帮忙。每当此时,郭氏总会放下自己正在做的活儿,高高兴兴地先去帮刘氏。

    董家成与妻子刘氏也育有两男一女。长子大壮与耿家的长子耿正同年生人,只比耿正小两个月。这男娃儿打小就如小牛犊一样壮实,不但生得浓眉大眼,而且为人诚实厚道,性格也很豪爽,非常招人喜欢;二儿子二壮比他哥哥小四岁,温顺得像个女娃儿一样;女儿董妞儿比耿家的二闺女耿兰大一岁。董妞儿少见的顽皮,爬树上墙、打狗骑驴,几乎没有不敢做的。因此,几家的大人们经常说:“二壮和妞儿实在是给生反了,他俩换一下多好哇,这妞儿哪里像女娃儿啊!”

    至于给董妞儿缠足的事,别说董家成夫妇俩压根儿就没有这个想法;即便有,恐怕这个野丫头也绝对不会就范的。

    三家的大孩子们打小儿一起长大,是非常要好的小伙伴儿。小一些的娃儿们也都是哥哥姐姐们的跟屁虫,大孩子们对他们总是呵护有加,不分彼此,亲如亲兄妹。

    当然啦,这三家的大人们之间彼此的关系也非常要好。比如,耿老爹和耿憨两家从来都不用去集市上购买扫把和箩筐,董家成的拿手杰作,他们永远也用不完;而逢年过节什么的,耿憨夫妻俩则一总儿会给耿老爹和董家成两家分别送去自家粉坊里的新鲜粉条和现宰的新鲜猪肉;至于耿老爹家养的毛驴和平车,也似乎是三家人随便使用的共同财产了。

    耿老爹家的那挂驴车,除了给三家送肥、拉犁、拉收获的庄稼、驮运东西之外,还是三家的专用旅游车呢!在农闲时节,耿老爹曾经轮流载着三家的女人和娃娃们去过几趟四十里开外的县城里逛游购物。对于家住乡间小镇上的人们来说,县城也是难得一去的大地方啊!

    作为旅游车使用时,耿老爹会用一张请人特制的竹席,在平车上架起一个拱形车舱。郭氏用厚实的土布在拱形车舱的两端做了挂帘。将帘子从中间向两边撩开,并用红带子绑缚在两侧的挂钩上,这样一来,拱形车舱前后通透,特别凉爽。若将挂帘放下来,就可以遮风挡雨了。因此,坐上这种土制的旅游车远远近近地逛游,就成了三家的娃儿们最高兴的一件事情。

    在农闲的时候,耿老爹经常会招呼上三家的娃娃们做近距离的旅游。有时候,路经镇南边的小树林时,他就将车停在林子边,让娃儿们钻进小树林里尽情地玩耍上大半天。女娃娃们会采摘草蘑菇,或者采野花;男小子们到处疯跑、追逐打闹,有时还会抓住一只野兔子。然后,大伙儿嘻嘻哈哈地再坐着“旅游车”回来。那个快乐啊,真比周游了一趟世界还要满足一百倍呢!

    这挂木制平车闲置不用时,就侧立着靠在耿老爹家宽敞门道的一侧。由于门道装有房顶,所以木制平车放在这里不会淋了雨。平车不算太重,两个青壮年男人就可以轻松地抬进来抬出去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