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白家欢喜起新屋(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干起来。

    一会儿,乔氏过来招呼大家:“该歇一歇了,都去洗手擦脸,泡的茶正好喝了。”

    于是大家停了手,分头去东、西两边屋子洗手擦脸。然后,耿家父子们过西边屋子里喝茶。乔氏端来一大盘子洗干净的苹果和脆枣儿放在圆桌上,说:“吃点儿果子和枣儿吧!这脆枣儿是对门儿的王婆婆今儿个早上让她大孙娃子送过来的,我吃了一个,又脆又甜!”

    小青说:“你们吃吧,我才不吃这枣儿呢!”

    白百大说:“丫头你不要这样说话,婆婆是一番好心意啊!她听说爹回来了,就送来脆枣儿。我们可是多年的好街坊了。”

    小青赌气地说:“那我也不吃!”

    乔氏开始打圆场了,连声说:“好好好,你不用吃,我们吃。耿大哥,你抓一把。英丫头,你吃,也给你哥和你弟抓一些。好吃着呢!”

    歇息一会儿,大家又去继续干活儿。

    到乔氏招呼大家吃午饭时,已经腾挪得只剩下四根准备做房梁用的大木材了。

    白百大说:“咱们吃饭去。下午,我多找几个有经验,有力气的人来。当年,这四根大木材可是十来个大汉才给抬进院儿里来的呢!还有,拆这几间棚子,也得请大家一起帮忙了。”

    从农历九月初六破土动工开始,白家五间新瓦房的修建工程进展得很顺利。那天傍晚,腾挪开盖房子的地方以后,白百大亲自动手象征性地挖了几铁锹,就算是已经破土了。次日早饭后,他请来了本镇上的几个具有丰富造房经验的工匠,拉开皮尺量好了五间新房各间地基的尺寸。然后,两家人就开始自己动手挖地基了。按照工匠们的要求挖好地基后,白百大又请来了十几个年轻力壮的街坊帮忙,大家齐心协力打地基、铺石子、垫柱基、立柱、起架、上梁、砌墙、铺椽、装前挡……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五间新屋的主体工程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接下来需要做的是新屋封顶了。

    新屋封顶也叫“按栈”,是盖房过程中最紧张的一项工程。完成这一工程时,小伙子们光脚下泥盘,边刨边踩,光着脊梁,用长柄泥叉或泥耙往房顶上搭泥,房顶上小工们奔走如飞地运泥,泥匠师傅左右开弓挥舞抹刀抹泥。不管是几间房,都要一口气干完才能吃饭。因此,这一天是最需要较多人手来帮忙的。

    在新屋封顶的前一天,白百大和耿老爹就在院子里的西墙根儿下砌了两个临时的炉灶。小青则带领耿正兄妹三人,从街坊邻居那里借来了足够的桌椅板凳和碗呀碟呀的一应餐具;然后,又推着小推车到菜地,从菜农那里买回了好多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最后,他们又一起来到镇上的肉铺里,买回了不少的鸡、鸭、鱼、肉。

    新屋封顶当天的上午,好多街坊邻居都早早地赶来帮忙。挑水的、和泥踩泥搭泥运泥的、抹顶的……大家都为白家起新屋感到非常高兴,干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地日头已经接近正午了。此时,新屋封顶的工程也圆满完成了。

    那一天,街坊邻居的婆姨们也没有闲着。早饭后,她们也都早早地来到了白家,帮助乔氏操持张罗了丰盛的饭菜。新屋封顶是男人们干的活儿,所以小青和耿英那天只能是婆姨们做饭队伍中的成员了,两人跑前跑后地一直忙个不停。耿直小,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一会儿抱柴,一会儿择菜,高高兴兴地忙碌着。

    新屋封顶工程结束后,白家就在院子里摆开桌子,招呼大家伙儿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饭。说起来,这新屋封顶街坊邻里帮忙,主家宴请吃一顿丰盛的饭菜,已经是这一带地方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乡俗了。来帮忙的人高兴,主家也高兴。

    那天干活儿时耿正注意到,在两个负责挑水的年轻后生中,有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特别壮实可爱,大家都喊他东伢子。只见他挑了两只木制大水桶,跑了一趟又一趟,干得比哪一个都欢快。他不但给男人们这边负责和泥的人送水,而且还抽空给西墙根下的那只大水缸里添水。虽然那边的女子们不断地洗菜做饭大肆用水,但水缸里的水一直都是满满的。

    耿英那天也注意到这个年轻后生了,他看上去比小青姐姐略大几岁的样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小青姐姐非但不感激这个赶来帮忙,并且特别勤快的好街坊,反而老是给人家甩脸子。但这个年轻后生似乎并不生气,反而处处让着小青姐姐。当他第一次高高兴兴地过来给大水缸里添水时,小青姐姐竟然硬邦邦地对人家说:“你来我家干什么!”

    没有想到这年轻后生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只是特别憨厚地对小青姐姐笑一笑,说:“婆婆叫我过来帮忙呢,我想自己也不会干别的,就挑水吧,反正咱有的是力气啊!”

    小青却用鼻子“哼”一声,很不肖地扭头不看人家了,继续低头剥葱。耿英不解地看着小青,心里着实替这个年轻后生打抱不平,但又不好说什么。

    这时候,正好乔氏提着一篮子准备清洗的莲藕过来了。看到这个年轻后生给大水缸里添满了水,高兴地说:“东伢子就是有眼力啊,这边也是很费水呢。”

    然后转头笑着对正在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