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功成名就,一雪前耻(求订阅!)(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门关上,门外传来话:“捶字用得带感,不愧是吃笔杆子饭的,不错!”

    “不错”二字声音才消失,他就听到外面有手摩擦棺材盖的声音,瞬间毛骨悚然,这姐儿又特么的恶作剧了。

    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以前两人一旦吵架,晚上必定能听到手摩擦棺材盖的声音。

    嗖.嗖.嗖.

    声音绵绵的,阴阴的,凉凉的,听在耳里怪渗人。

    李恒无奈打开门,朝她喊:“都这么大人,你能不能消停点?”

    李兰只是笑,然后潇洒地去了对面隔间。

    楼下卧室。

    从田里看水回来后,两口子都睡不着。

    李建国凑近煤油灯,一直在读儿子买回来的《收获》杂志,在读《活着》。

    他越读越有感觉,越读越震撼,越读越觉得自己儿子天赋异禀。

    田润娥在旁边又把几分报纸翻阅了一遍,忽然问:“书里是不是真有二大爷的影子?”

    李建国好一会儿没说话,然后开口:“有,很多地方我都亲眼经历过。”

    闻言,田润娥一直紧绷的心情有所缓解,随后又说:

    “满崽英语老师姓王,虽然没见过面,但电话里声音还蛮好听的,我有她号码,想明早去镇上打个电话问问。”

    李建国抬起头,“还是信不过?”

    田润娥站起身,在屋子里走两圈说,“不是信不过,而是这惊喜太大了,不确认一下,我这心呀,悬不下来。”

    李建国沉默半晌,说:“是要问问,我明天陪你一块去。”

    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也不知道为什么,李恒同母亲谈完心后,后半夜就好像得了嗜睡症。

    等他再次醒来时,已经上午8点过了。

    不过还没等他完全睁开眼,就已经听到楼下闹闹哄哄吵成一片,家里似乎来了好多人。

    “诶,李兰,你大姐说你弟弟成了大作家,一本书挣了3800块,是不是真的?”

    “李兰,你爸妈呢,去哪了?这么大的好事,不会躲起来了吧?”

    “兰子,你弟弟在不在家?叫他出来聊天哈,我特想知道他脑瓜子是怎么长的,咋写书能挣到那么多钱叻?”

    “李兰,你们家有4头猪,这么大的喜事,不杀一头庆祝庆祝?”

    “不得了哦,我们前镇出过将军,出过厅官县长,出过魏源那样的人物,可大作家还是头一回,是该好好杀头猪欢喜欢喜了,喂!李建国,出来!喂!田润娥,出来啊!”

    “李恒!李恒!你是不是还在睡觉?下来了,太阳晒屁股咯!”

    “.”

    一大早,得了消息的十字路口30多户人家早饭都顾不得做了,纷纷赶来老李家听新闻,确认消息。

    这些人中,有些人心里难受,一时接受不了这落差,腹诽这李家明明落魄了的,凤凰明明变成鸡了的,和我们一样成了老百姓,咋就又起来了呢?

    这天理何在?

    为什么上天只佑护李家?

    甚至有个别因为嫉妒心作祟,特别希望李兰能站出来说“不是”二字。

    当然了,大部分人心里虽然酸酸的,但还是纯粹看热闹、看传闻的居多。

    人群这么一喊,这么一哟喝,没一会,邻近生产队的人都惊动了,都来了。

    再过一会,半个村子的人都来了。

    有些人本来是要去杀牛草的,要下地干活的,可听闻上湾村出了个大作家,哦豁!牛草也不割了,锄头也扔一边了,这可是稀奇事啊,这可是西洋景,得去看看。

    得看看大作家到底有多大?

    凭什么一本书能挣3800块?

    按这年头的普工1.5元一天的工资水平,没日没夜出工都要7年啊,好多人一辈子也挣不到这个钱啊。

    有人眼红,有人羡慕,有人嫉妒,带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心情,老李家门口的人越聚越多。

    片刻功夫,十字路口乌央乌央全是黑头。

    这年代没什么娱乐活动,谁穿件新衣服都能议论老半天,合着还是写作这样的大事件,那还得了?

    那不得了!

    一有风吹草动都来了。

    得去见见,得去凑热闹,得去听第一手消息好去外面八卦。

    即使这事跟他们无关,可要是去十里八乡吹牛皮,被那么多人关注着,威风凛凛嘛!

    许多人一辈子也走不出前镇了,就靠这种吹牛皮的高光时刻风光一下了,满足一下自己了,彰显一下存在感了。

    当初疯传李恒和陈子衿上床的罪魁祸首胖婶也偷偷躲在人群中,手里还端着一饭碗,一边吃一边竖起耳朵。

    但这货不敢离李家大门太近,正月份被李兰打怕了,现在看到李兰就有点怵,本能地不敢抛头露面。

    不过她躲也没用哇,如今上湾村有谁不知晓胖婶和李家二女儿结仇的事?

    有谁不知道她背后一个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