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又挣一大笔,北大还是中大?(求订阅!)(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01章 ,又挣一大笔,北大还是中大?(求订阅!)

    白衬衫没获得想要的信息,一脸遗憾,却还是笑着向两人道谢告辞。

    不过其并没有离开邵市。

    毕竟好不容才得到作家“十二月”的消息,毕竟好不容易才京城过来一趟,自然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

    不说一定能找到低调的十二月吧,但按白衬衫的想法,起码得深入邵市一中内部调查走访一番才能决定去留,弄不好就有惊喜呢?

    这次英语老师很爽快,蛋炒饭一吃完就把账给结了,连带李恒的一起付清。

    李恒高兴捧臭脚:“老师,大气的女人总是显得那么漂亮优雅。”

    “呵!你吃那么慢,不就是想等着要我付钱?”

    “别冤枉人,我今天坐了一天车,头有点晕,所以吃得慢。”

    “是吗,那你把钱给我。”

    “哎哟,你真要钱啊,咱俩之间别这么生分,下回我请你。”

    英语老师双手抄胸,冷笑一声走了。

    天天这样抱着大白兔,你手臂累不累啊?

    李恒腹诽着,也是跟着上了教师家属楼三楼。

    开门进去之际,英语老师告诉他,“昨天早上,你爸妈给我打过电话,询问你写作的事。”

    李恒对此没有意外,问:“你怎么说的?”

    英语老师回答道:“我把知道的都说了。”

    李恒听得点点头,走向茶几旁,拿起听筒就快速拨打《收获》杂志的电话。

    见状,英语老师给他倒一杯水,就进了卧室。

    “喂,你好,帮我找下邹编辑。”

    “李老师下午好,我就是。”

    “下午好,听我老师讲,你早上找我?”

    “是这样的,有两个消息要告诉你…”

    编辑邹平口中的俩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活着》沪市广播电台转载的稿费2500元和《顽主》1350元稿费一起以汇票的方式付给了他。

    拢共3850元,又是一笔巨款。

    李恒心里老高兴了!

    正好手上就100多块奖学金了,如今加上这些,私人小金库直接突破4000元大关。

    4000元啊,这巨款是什么概念?

    可以到村里建两栋新房子。

    可以娶好几个媳妇。

    以现在的物价,可以躺着吃10年。

    这么说吧,很多人穷其一生也挣不来这多钱。

    不过这些钱他没打算给家里,而是要留着自己用。

    毕竟刚刚才给家里3800元,足够支撑好些年的花销了。

    而自己暑假去京城要用钱,下半年读大学也要花钱。

    何况男人嘛,尤其是前世见过大钱的他,银行里没点存款,心里总是有种不安感。

    邹平带来的第二个消息是:《活着》自2月份发表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收获》杂志的销量更是借此连续两期创造了历史记录,突破了250万份大关,相比过去的巅峰记录直接翻倍。

    这牛逼哄哄的亮眼数据把《收获》杂志社自己人和所有同行都看得瞠目结舌,被震惊得不要不要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现在势头依然很猛,大有把《人民文学》第一把交椅拉下马的赶脚。

    也正是因为成绩太过耀眼,让同行嫉妒眼红,所以《十月》才想方设法收买了《收获》杂志的一编辑,想要向李恒约稿。

    邹平在电话中说:“李老师,现在不仅是读者反响强烈,文学界的各种评论的总体也是一边倒的好评。

    在这个大前提下,社里昨天刚刚就《活着》发行单行本的事情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举行了投票表决。”

    李恒心眼一哑,紧着问:“投票情况如何?”

    见到才华横溢的李老师也会紧张,邹平有种说不出的兴奋,喜形于色地送上祝福:

    “恭喜李老师,会议通过了发行单行本的提议。

    我代表《收获》杂志正式通知您,趁着这股风,《活着》单行本第一批计划于7月1号上市,先印30万本。

    到时候一旦触发合同中的印发数,我们会按合同支付你5%的版税。”

    对,版税!

    版税才是重点,等得就是这个,李恒听得热血沸腾,整个人霎时激动了起来:

    “好,谢谢邹编辑,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不辛苦,都是应该的,我们都希望《活着》单行本大卖。”邹平如实说出了心中的期望。

    能不希望吗?

    如果《活着》单行本大卖,对李恒、对杂志社、甚至对邹平自己,都会带来巨大的实际利益,三者都是受益方,真真是实现三方共赢。

    这通电话较长,后来又继续聊了会,挂断时,李恒特意瞧眼墙上挂钟,计算通话时间,结果把他吓了一跳。

    你猜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