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李恒太逆天了(求保底月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们,实力到了我这个份上,就该拿版税!

    不论风评多大、多好或多差,抛开这些外在的浮沫,一切的一切终将是以硬实力说话。

    所以,李恒下一步准备再用硬实力为自己正下名。

    再细细读一遍新闻,江悦抬头问:“你是说这部比现在看到的还要厉害?”

    宋适点头:“当然,无论哪个领域,想要打破现有格局开创一片新的天地都绝非易事,它遇到的阻碍和艰辛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一旦成功就注定成为标杆被铭记,而这个标杆不仅仅是数据上的体现,而是一种理念上的巨大进步。”

    江悦问:“那这个作家十二月是不是处境十分困难?”

    宋妤也放下茶杯,看向父亲。

    迎着母女俩的眼神,宋适沉思一阵,摇头道:“我看未必。

    这十二月非常沉得住气,无论外面怎么批判和讨伐他,他始终未露面,颇有种“任凭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大将之风,这份气度更令我钦佩。”

    闻言,宋妤笑了下,再次拿起茶杯,捧手心小口小口喝着。

    江悦跟丈夫讨论一会,突地想起什么,转头望着女儿:

    “妤宝,之前妈妈跟你说李恒的事,你怎么给我看这新闻了?二者有什么联系?”

    宋适刚才一直在揣摩两者的关联之处,可是想破脑袋也没想出个什么名堂,见妻子这么问,也竖起了耳朵。

    宋妤看眼茶杯停在嘴边不动的父亲,再看眼皱眉不解的母亲。

    她安静说:“因为李恒就是十二月。”

    “什么?”

    江悦以为自己出现幻听,猛地张开了嘴,眼神沉凝在女儿面上,想要从妤宝的微表情中分辨出真假。

    一向比较能忍的宋适此时也沉不住气了,跟着妻子严肃问:“李恒是作家?《活着》是他写的?”

    宋妤站起身,恬淡说:“是他。”

    说完,她没有再看父母脸上的丰富表情,静静地回了自己卧室。

    “砰”,一声不大的响声。

    卧室门轻轻开了,又轻轻关闭。

    一时间客厅落针可闻,只剩下夫妻俩大眼瞪小眼,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眼里全是震惊。

    好半天功夫过去,江悦艰难地咽了咽口水:“老宋,我没听错?女儿说李恒是作家十二月?”

    宋适一口气把杯中茶喝完,呼口浊气说:“前阵子我听同事说,有文学期刊《十月》的编辑来一中寻找作家十二月的传闻,我当时以为是饭后闲话。”

    江悦说:“前两天我看省电视台,主持人讲十二月是邵市人。”

    宋适道:“《收获》杂志对外公开的说辞也一直是这样。”

    说完,夫妻俩又面面相觑许久,实在是这则消息太过劲爆,太过让人难以置信。

    李恒才多大?

    今年18岁,刚参加完高考。

    《活着》多牛逼?

    一书经典,更是国内版税的开拓者。

    18岁+《活着》,这组合拼一起太过逆天,已经超出了想象极限,直接把夫妻俩脑壳干死机了。

    问题是…!

    关键是,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大作家正在追求他们的女儿。

    等回过神来,心头如同千万只蚂蚁噬咬的江悦站起来,劲直走向女儿卧室。

    先是拧门把手,里面打了倒栓。

    “咚咚咚…”

    “妤宝,开门,妈妈有话跟你说。”

    “咚咚咚…”

    卧室里面隐隐有歌声传出来,是录音机的声音。

    看到妻子急得跟个什么似的,可敲门几次都没反应,宋适走过去拉开了她。

    “老宋,不问清楚,今晚你睡得着?”一回到夫妻休息的主卧,江悦就如是说。

    宋适把窗户打开,让外面的新鲜空气透进来:

    “妤宝不想跟我们过深讨论这件事,你有想过为什么吗?”

    江悦下意识问:“为什么?”

    宋适转身神,面对面说:“其实你心里猜到了,李恒和女儿应该还仅仅只是好朋友。”

    江悦沉默,她刚才第一反应就是这样猜想的。

    这也符合女儿沉稳、矜持的性子,不浮夸,不随意掺和别人的事。

    又过了会,想通前因后果的江悦说:“看来那陈子矜和李恒还有联系。”

    宋适认可这推测,同时说:“也不排除妤宝对李恒没感觉。”

    江悦郁闷开口:“两人都打一把伞了。”

    宋适笑着摇头:“这不能代表什么,只能说两人关系很好。他们不是同桌吗,关系好是应该的。”

    半夜,江悦忽地从床上坐起来,推醒身侧的丈夫:“老宋,这事不对劲啊,透着古怪。”

    宋适翻过身子:“怎么古怪了?”

    江悦分析说:“既然女儿都知道李恒是写出《活着》的作家,那陈子矜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