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李信敢不敢来京?(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政变登基,能够相信,带着大军来朝的李信?

    一个不带兵不敢来,一个带着大军而来,不被朝廷信任。

    如此一来,极有可能,李信不会来神京。

    人心呐...

    李纨微微皱眉:“陛下颁旨天下,亲自祭奠李家祖坟,又收回原来的李家府宅修缮,改造成为王府,诚意满满...”

    “大嫂子。”

    王熙凤笑道:“你认为,这些事情,能传到李信耳中吗?”

    这几年,李信的消息,在北疆被北静王屡屡压下,李家当年故旧多少?他们或是背叛了李家,甚至撇清了与李家关系,他们是最不希望李信归朝之人。

    他们会极力压下朝中消息,传递李信耳中。

    李信的消息,也自然会极力压下去。

    这次大军征伐,目标性太大,所以才会被锦衣卫侦探传回。

    总之,李信归朝没那么容易!

    李纨微微低头。

    当年她的父亲还不是国子监祭酒,还只是一个新科进士,当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国子监教授。

    李信之父李从新,曾请过她的父亲教导府中子弟读书写字。

    那年李信还小。

    聪慧好学,有时候她的父亲会请求带着这个小弟子会自己家里。

    也正是那时候,她认识了李信。

    而她比李信大不了几岁,那时候的李信,曾经告诉她,等他长大就会娶她...李家最终被满门抄斩...

    而她曾经等着那个诺言实现的梦,第二次破碎。

    第一次是,李家与贾家有了口头婚约。

    当年稚童之言,如今还在耳边回响,伴随她一直到现在。

    如今想想,李纨也是微微出神。

    他...

    如今长成什么样了?

    当真敢回来吗?

    当年李家遭逢大难,依附李家之人纷纷背叛,甚至直接撇清关系,经历种种背叛,朝廷的不信任,他...

    不,是一个人,都会有所顾虑吧。

    ......

    一家茶楼。

    说书先生,正卖力的说书,优雅而唾沫星子乱飞:“说时急,那时快,建宁郡王哇呀呀一叫,手中一百八十五斤大刀一挥:呔,北狄鞑子莫要猖狂,本王为我大景百姓,纵死方休...”

    “北狄百万大军,围住五千建宁郡王兵马,此时,建宁郡王仰头望天,苍天当我不可死,雷霆降下伏妖魔,三清听我一声令,杀尽鞑子百万兵!”

    “你们想啊,建宁郡王乃是金翅大鹏转世,如来佛祖的亲舅舅...”

    “霎时间,天雷降落,鞑子全灭啊...”

    茶楼中,有人穿着华服,有人穿着浆洗发白衣袍。

    里里外外挤满了人,听着说书先生不知哪里听来的内容。

    茶楼中,几个华服中年,喝着茶,吃着点心:“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李信未必敢来,若是入关,沿途与神京城中...保准他见不到皇帝...”

    说书先生声音遮掩下,一阵阵惊呼声与欢呼声,遮掩了他们的声音。

    “王爷放心,我们自然会尽心尽力。”

    几个人看着少年王爷水溶,随即提前离开。

    水溶坐了一会儿,也起身离开。

    “今日说到这里,要听建宁郡王是否来京,明日再来捧场啊...”

    说书先生直接收尾断章,引来一声声叫骂,也有人试图打赏银子,奈何说书先生,已经离开了。

    “大爷,咱们也该回去了。”

    人群中,一个老仆,护着一个眉清目秀如小姑娘的哥儿,挤出了茶楼:“大爷,您这是都听了好几个版本了,这一版最夸张。”

    少年也不吭声,一溜烟的跑回府中:“廖伯,不准告诉我父亲去听评书的事情。”

    “可我听到了。”

    少年话音刚落,一个少女出现在院子中:“鲸卿,可又是逃学去听评书了?”

    少女亭亭玉立,看样貌,及笄之年。

    生的是雪肤玉骨,倾国倾城,此时眉宇间带有一抹恼意:“你随我来。”

    少年垂头丧气的跟着少女回到了房中,少年就抬起了头:“姐,今日我听到的建宁郡王的评书,最是夸赞,险象环生,原来建宁郡王是金翅大鹏转世!”

    “快讲。”

    秦可卿催促着。

    早有丫鬟宝珠瑞珠,端着瓜子放桌上。

    秦钟眉飞色舞,将今日听到的评书,从头至尾讲了一遍,如果仔细听了说书先生的评书,就可以发现,秦钟讲的一字不差。

    自古美女慕英雄,闺中少女,哪有不怀春?

    少女目光迷离,眼神飘忽...眉宇间又是激动,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姐...”

    少年讲了评书,忽然说道:“宁府今日又要来说婚事的事情,我可是听说了,那个小蓉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