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太他娘的有才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完母后一番话,李承乾已经无话可说了,若是父皇开口多好啊,最起码还可以反驳一下,争取利益最大化,没办法在母后面前,李承乾只能接受这样一个结局和事实,更何况,母后如此也是真心实意的为他考虑和着想。

    “父皇母后,贞观五年起,儿臣开始正式上朝。”

    李承乾话音落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满脸尽是欣喜之色。

    “善,大善……承乾真是父皇母后的好孩子。”

    这一夜李承乾和李泰连同长乐公主李丽质一起,陪父皇母后一起守夜,他们三个都开始长大了,要按照大人的要求和标准来,尽管下半夜长乐脑袋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长孙皇后依然没有让她回寝宫休息。

    当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的晨钟响起,贞观五年的第一次朝会,也就是大朝会即将开始。

    李承乾返回东宫刚刚洗漱完毕,内侍总管王德便驾驶天子座驾来接他了。

    天子座驾抵达立政殿前,一身黄色龙袍的李世民,携手一身凤袍的长孙皇后登上天子座驾。

    天子座驾在显徳殿前停下,文臣武将们早已各就各位,所有身在长安城的大小官员也悉数前来,今日所有官员无论官职大小,都是身穿崭新的官服,头戴崭新的冠冕,寓意着新年要有新气象!

    “陛下皇后驾到……太子殿下驾到……”

    内侍总管王德高呼一声,众官员在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带领下,行跪拜大礼!

    “臣等参见陛下皇后,参见太子殿下……”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开口说道:“众卿免礼平身!”

    “朕武德八年登基称帝,至今已经过去五个年头,即日起,太子上朝议政。”

    “苏亶之女苏婉儿,贤德淑良,聪慧敏捷,赐太子妃,布告天下……”

    李世民话音落地,百官一片恭贺之声。

    “臣等,恭喜陛下皇后,恭喜太子殿下……”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点点头,说道:“赏……”然后转身带领长孙皇后和太子李承乾离去。

    两位内侍手持托盘而来,和往年每个托盘百枚金币不同的是,今年每个托盘两百枚金币,也就是文武百官们人均可得金币四枚。

    “房相,杜相……陛下皇后口谕,今年百官每人四枚金币,另外两枚乃是太子和太子妃赏赐的……”

    李承乾随父皇母后返回立政殿内,好家伙,真是一个好家伙,满殿的皇子和公主已经二十多个了,用不了几年就有一个排。

    “儿臣,给父皇母后磕头……”

    “善,大善……统统有赏!”

    李世民心里美啊,美不胜收的美,皇家子嗣延绵不断,乃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吃过团圆饭后,后宫妃嫔带着各自的皇子公主们便施礼告退。

    嫡庶之别,在这个时代非常之大,长乐和青雀在父皇母后身边一天的时间,可能抵得上其他皇子和公主的一年。

    “承乾,说说吧,对于海东道的管理,具体有什么设想和解决方案。”虽然今日乃是正元日,也就是大年初一,李世民身为大唐天子,一旦闲下来,关心的自然是国事政务,更何况休沐结束后,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海东道的事情,必须要派官员过去接管,如此薛仁贵方才可以返回长安。

    “父皇,儿臣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迁徙。”

    “哦,承乾的意思是从大唐迁徙百姓过去?”

    “父皇圣明,正是如此。”

    “迁徙何地?”

    “迁徙贫困之地,如此不会引起百姓怨言,毕竟他们过去可是会过上好日子的。”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双眼齐齐一亮:“承乾,海东道当真能过上好日子?”

    “能,那太能了,都城储存的粮食够十万人吃十年的,更何况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房子都不用自己建……”

    李承乾话说到这里,李世民心里就有底了,若果真如此,大唐还真有许多偏远地区的百姓愿意迁徙。

    “承乾,迁徙费用从何而来?”

    “自然是国库出啊,一路上包吃包住,包车马和船只接送,不仅仅如此,百姓的房屋和田地以及带不走的财产,还要给予补偿……”

    李世民差点满地打滚:“承乾,如此一来,岂不是亏麻了?”

    鼠目寸光,属实鼠目寸光啊!

    李承乾注视着父皇,微笑着开口说道:“短期看属实是亏麻了,长远来看,这把赢麻了!”

    “哦,承乾请细说,父皇被你搞糊涂了!”

    长孙皇后莞尔一笑,将小兕子抱在怀里,听他们父子对话。

    “父皇,这些偏远地区每年上缴多少赋税?”

    “他们那里有钱上缴赋税,朝廷每年都要下拨粮食给偏远地区,否则百姓会饿死的!”

    “这不就完了吗?留在大唐他们也是拖后腿,每年还得吃救济粮,一旦去了海东道,给他们三年的免税期,三年以后,整船整船的粮食运过来,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