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他们对你还真有信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西长安街七号,文联大楼。

    下班点儿,陶玉书和章德宁结伴从楼里走出来,身边都是下了班的职工。

    来到院里的车棚,陶玉书跨上摩托车,跟章德宁说了一声便骑上了摩托车出了文化局大院。

    “诶,小章,那是你们编辑部新来的?”

    章德宁刚准备离开,隔壁影协的副秘书长齐桂荣齐大姐便过来跟她攀谈起来。

    “是啊,玉书才毕业,今天刚过来上班。”

    齐大姐啧啧道:“上午就听说你们编辑部来了个如花似玉的大学生,这一看可真漂亮。”

    章德宁联想到平日里齐大姐一贯的业务范畴和个人爱好,忍不住说道:“齐大姐,你可别乱牵线,人家结婚好几年了。”

    齐大姐嗔怪的看着她,“我就问问,你看你!”

    然后她又问:“真结婚了?”

    章德宁无语道:“真结了。”

    齐大姐不免遗憾的望了望陶玉书的背影,“也是,这么漂亮的姑娘,又是大学生。还骑着摩托车,家里条件肯定不错。她爱人干什么的?”

    “作家。”

    “呦!男才女貌啊,有名吗?”

    “有名。”

    “谁啊?”

    “你猜!”

    齐大姐责备道:“净拿大姐我打岔是吧?”

    “嘿嘿,不逗你了。许灵均你知道吧?”

    齐大姐面露讶色,“她是他爱人啊?”

    “对。”

    齐大姐又问:“一个作家,一个学生,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别人介绍的?”

    一说起这个问题,章德宁内心的八卦欲望蠢蠢欲动,“这事说来话长。”

    齐大姐一听,这是有故事啊,她拉着章德宁,也不着急下班了,“走,上我办公室坐坐。”

    骑着摩托车回到华侨公寓,陶玉书搓着手上了楼。

    一进门便见祝昌盛坐在客厅里,打了个招呼,他才知道原来祝昌盛今天来是给林朝阳送《梵高之死》的样书的。

    书籍的封面画的是一片正在燃烧的向日葵花田,由炽烈的红黄交杂在一起,透露出一股勃发艺术感染力。

    “这封面设计的可真好看!”陶玉书看着封面说道。

    祝昌盛笑着说道:“本来是想用梵高的画当封面的,朝阳觉得太俗气,改成了燃烧的向日葵,化用了梵高的那幅名画。”

    闲聊了几句,祝昌盛告辞而去。

    林朝阳才问起陶玉书,“第一天上班,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大家对我都很好,编辑的工作也挺有意思。”陶玉书高兴的说,她第一天上班,对于工作的每一方面都感到新鲜。

    说了几句工作上的事,陶玉书问起《梵高之死》出版的事。

    小说由人文社出版,计划下个星期就上市,首印二十万册。

    “他们对你还真有信心。”

    “是对小说有信心。”

    燕京出版社的《渴望生活——梵高传》四个月都卖了快五十万册了,对于这样一部传记作品来说,这无疑创纪录的销量。

    刚才祝昌盛跟林朝阳还聊到了这件事,现在《渴望生活——梵高传》的销量已经成了国内出版界颇受瞩目的现象。

    在这部作品以前,出版界谁也想不到一部外国画家的传记作品会卖的这么好。

    而大家之所以关注这部书,更重要的原因是,梵高原本在国内的名气并不大,《渴望生活——梵高传》的热卖其实完全是建立在《梵高之死》的影响力之上的。

    由一部小说的影响力带动起图书销量,这对于出版界来说还是个非常崭新并且十分奇特的命题。

    “那这么说的话,《梵高之死》出版后销量肯定不会差。”

    “谁知道呢?我当然是希望卖的越多越好,毕竟卖的多我的稿费也多啊!”

    这次《梵高之死》出版,人文社给的标准是千字12块的基础稿酬和万册5%的印数稿酬。

    基础稿酬这一块是2640块钱,印数稿酬这一块因为暂时印数还未超过80万册,所以执行的仍是万册2%的标准,也就是1056块钱,后续销量超过80万册后,这部分印数稿酬的差额会补齐。

    合在一起,《梵高之死》首印就给林朝阳带来了3696块钱。

    算起来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字了,不过有了上次香江中文大学出版社支付的两万块稿费珠玉在前,这回的三千多稿费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陶玉书轻笑道:“你别不知足了,香江出版又不是回回都能遇上的好事?”

    说起这件事,她又忍不住畅想了起来,“也不知道你的小说在香江卖的怎么样。”

    “还说我不知足,我看你才是不知足。我一个大陆作家,在香江读者当中又没什么名气,能有什么销量?说不定出版社连本钱都赚不回来。”

    夫妻俩互相取笑,不失温馨。

    次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