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把饭做上了,等待的功夫陶玉书在翻着报纸。

    “诶,晚报上报道了《牧马人》热映的情况,还把朱时茂和丛珊好一顿夸,说这两个演员是明日之星。”

    电影受欢迎,直接受益者就是演员,其次是导演,至于编剧,除了业界会关注,一般的观众和媒体是少有关注的。

    “他们俩确实演的不错,也符合人物,这回要出大名了。”

    两人说着话,互相搭着手开始做菜。

    晚饭过后,陶玉书打开电视刚看了没一会儿,便被林朝阳拽进了卧室。

    如此良宵,岂能虚度?

    燕京市西城区石头胡同61号院,这里曾是前清京剧三鼎甲之一老生余三胜的故居,七十年代作为宿舍被分配给了燕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和燕京市工人俱乐部三家单位的职工居住。

    这些年下来,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三进四合院已经住进了15户人家。

    傍晚时分,冬天院子里的水龙头都是长流水,秦肖玉接了一盆冷水准备兑点炉子上的热水回屋洗菜,正巧碰上邻居也来接水。

    邻居是工人俱乐部的职工,虽说是一个院里住的,但毕竟不是一个单位的,平时交流并不多,也就是见面打了个招呼,闲话两句的交情。

    这会儿天色暗了下来,室外的温度也降了不少,秦肖玉本想跟对方打个招呼就进屋,不想邻居今天却格外热情,拉着她聊起来没完。

    过了好半天,邻居才说道:“昨天我们家儿子去电影院看电影,说你们家珊珊演的那个《牧马人》上映了,演的特别好。”

    邻居说起自己的女儿,秦良玉多了几分耐心,脸上挂着笑容,谦虚着说道:“那是导演导的好。”

    “导演再厉害,也不能代替演员演戏啊。我看伱们家珊珊啊,真是个当演员的好苗子,以后要成电影明星了。”

    邻居的恭维让秦肖玉脸上笑容更盛,差点忘了做饭的事,直到丈夫出来找她,两人才结束对话回了屋。

    进了屋,丈夫丛兆恒问她:“聊什么呢?饭都想不起做了?”

    秦肖玉面带笑容,语气夸张的说道:“聊珊珊的电影呗,她那部电影现在火了。”

    “谢靳的作品,火了不是很正常嘛!”丛兆恒的语气从容,透着一股淡定。

    “不一样。昨天你去看电影的时候不是看到了吗?电影院多少人啊,以前我们看《野火春风斗古城》《保密局的枪声》的时候,也没这么多人啊。”

    夫妻俩正说着话,外面响起了声音。

    “珊珊回来了!”

    “王婶好。”

    “你那电影我可看了,演的真好!”

    “谢谢王婶。”

    话音刚落,女儿丛珊走进了家门,进来便问道:“妈,饭做好了没?”

    “早上起来就没影,天黑了才回来,进门就要吃饭!”

    刚才还在为女儿骄傲的秦肖玉见到女儿的真身就忍不住数落了起来,她还是更喜欢别人口中的女儿。

    “妈,我出去是有工作的。”

    丛珊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

    秦肖玉问:“你?一个学生,能有什么工作?”

    “别瞧不起人!我现在可是电影女主角,你等着看吧。”

    “看什么?你那电影昨晚我们不是都看完了吗?”

    “不是电影,是下个月的《大众电影》。”

    “什么意思?”

    “我今天出门就是去接受《大众电影》的采访的,下个月他们的杂志封面就是我。”丛珊仰着脖子说道。

    她的话让秦肖玉和丛兆恒面露讶色,女儿演了谢靳导演的电影,被报纸、杂志采访了不稀奇,可要说她能上《大众电影》的杂志封面,这可不一般。

    《大众电影》创刊于1950年,最早是沪上的电影杂志,后来迁到燕京,归影协领导,是国内电影行业最权威的刊物。

    79年复刊后,受惠于国内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杂志销量节节攀升,这两年正值杂志的销量巅峰期,单期销量达到950万份。

    要知道如今被捧上了天的文学杂志们,最高销量也不过一百多万份而已。

    《大众电影》单期近千万份的销量,前无古人,后也不太可能有来者,覆盖的读者群体是以亿为单位的,几乎可以说是全民级的杂志。

    以往杂志每期的封面都是国内电影行业赫赫有名的人物,女儿能登上《大众电影》的封面,那可真如邻居所言,要成电影明星了。

    刚接受完《大众电影》的采访,丛珊满腔兴奋的与父母聊起了今天的见闻。

    听她说了半天,父亲丛兆恒告诫道:“电影受欢迎,那是导演和编剧的功劳。你才演了一部电影,名声还没打响,要戒骄戒躁,千万不能翘尾巴。”

    秦肖玉也说道:“你爸说的没错。你能演上谢导的电影,那是运气,也是贵人相助,得谢谢你们陶老师,还有编剧许老师……”

    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