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章 生气的太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定州的李崇义这两天一直在打喷嚏。

    找大夫看了,药开了一堆,喝了不见好,反而开始闹肚子。

    李承乾已经熟悉了在定州的生活。

    虽然万事比不上长安,但胜在骆宾王这个书记很是不错。

    把各州府的文书都整理的井井有条。

    李承乾想看哪个州府的公文,一抬眼就能立刻在自己的案桌前看到。

    顺着编号往下翻,片刻就能找到。

    李承乾记得,微言楼藏书都是这种方式。

    有书籍分类的大纲,大纲后就是各种书籍的编号。

    根据该书作者所处的年月,往下推,再细分。

    在今日,有一道奏章没有归类,单独放在一边。

    李承乾好奇的拿起来看了看,封漆是长安两字。

    那这份奏章应该是来自长安。

    再往下看,郧国公殷元敬呈太子殿下。

    李承乾没有立刻打开信件,这种信件不是走公文形式进来的。

    李承乾现在很怕这种信,害怕侯君集那样的事情再发生。

    尤其是现在在监国,很多事情不得不小心。

    “郧国公的信是谁呈上来的?”

    王鹤年走了过来,看了一眼后低声道:

    “殿下,是我呈上来的!”

    说罢,王鹤年抬起头看了一眼李承乾,见太子皱起了眉头,赶紧道:

    “殿下,郧国公写了两封信,一封给我,专门说明写信的目的。”

    “所以,我可以正常看?”

    “是的!”

    李承乾笑了笑,玩味的看了眼信件:

    “郧国公有什么事?他们家这些年一直都在安心地做学问,在朝堂上几乎都不说话,这又是怎么了?”

    “关于衡山王!”

    李承乾的笑一下子僵在脸上,瞳孔不由得一缩。

    他的儿子他最懂,他是看着自己的儿子长大的。

    李象看似稳重,看似知书达理。

    但心不静,浮于表面,浮躁无比。

    这些李承乾其实能够理解,十五六岁的年纪自己也有过。

    李象看似聪明的小手段,李承乾哪里不明白他那点小心思。

    就算如此,李承乾也没有找严师去狠狠的管教他。

    李承乾吃过“严师”的苦,他知道那种感觉有多苦。

    所以,他任性的推掉了宗人寺和礼部推荐的老师。

    而是想到了颜白,想到了颜家人,想到了孔家人。

    所以李承乾在很早之前就选好了,并把名单给了皇帝。

    所以,在李厥被立为皇太孙的时候,颜善为太孙之师。

    颜善讲课的时候,李厥在学,李象也在跟着学。

    孩子就两个,李承乾没有偏心。

    但真要论待人接物,李象不如李厥。

    李厥虽然憨点,做事慢,心思却很少,有韧性,对比之下,高下立分。

    就这样,李承乾也在尽力的保持公平。

    “衡山王怎么了?”

    王鹤年往前一步,轻声道:

    “听殷家说,他们家子嗣殷仲容的子孙险些被废,这个事好像和衡山王有关!”

    李承乾猛地一下站起身,一拳砸在案桌上。

    研磨好的墨汁溅得到处都是,王鹤年见状赶紧收拾,骆宾王也赶紧来帮忙。

    “殿下,戒怒,殷家说的是好像,他们也不是很确定,消消火,莫要乱了心境!”

    “好像?”

    李承乾冷笑一声:“殷家是最忠之人,他们若是没有真凭实据,就不会给我来信。

    什么是好像,那是在给我面子!”

    李承乾扣开火漆,打开信件。

    看完信件后李承乾脸色更难看了。

    杜荷,杨政道,房遗爱,姑姑长广公主的儿子杨豫之。

    李象跟这些人搅在了一起。

    “来人,传太子教,给李晦去信,告诉李晦,衡山王行事荒唐,让他请祖宗之法,关宗人寺待我回长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