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通讯文工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戏剧院位于东城区东中街十五号。

    始建于一九五二年,前身是管弦乐团和鲁艺文工团。

    一九四二年时,就在老区创作演出了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等节目。

    这个戏剧院,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剧院之一。

    钓鱼台距离戏剧院有十公里,如果开车的话,最多只需十几分钟就到了。

    但李绍安难得来到京城,他想好好见识一下这个时代的京城。

    所以拒绝了梁主任说乘车的要求。

    换套这时代的特色衣服后,问这里的工作人员借了两辆自行车,跟梁主任慢悠悠的骑过去。

    路上,梁主任对李绍安笑道:

    “阿安,现在快下午六点了。

    我的体力,可不能支撑我三十分钟就骑到戏剧院啊。”

    李绍安骑着自行车,兴致勃勃的左看右看,听到梁主任所说,呵呵笑道:

    “不急不急,晚点也不急。

    难得来一趟京城,我要好好感受一下首都的气息。”

    闻言,梁主任紧了紧厚重的大衣,没好气道:

    “感受什么气息?

    现在大冬天晚上骑着自行车,你不觉得冷啊。”

    虽然没有下雪,但对李绍安只披一件薄外套,迎着冷风骑车,他还是十分佩服李绍安的体质的。

    忍不住羡慕道:

    “我老咯,不能跟年轻时相比了。

    以前我像你这年岁时,也能只披件薄外套就敢出门。”

    听到这话,李绍安向梁主任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他原本想叫梁主任乘坐汽车过去,自己骑自行车就行。

    但梁主任怕李绍安人生路不熟,还担心他在路上跟小兵起冲突,就硬是陪着他骑自行车。

    “主任,要不你还是上车吧。”

    看了眼后面跟着的劳斯莱斯以及两辆军用吉普,李绍安建议道。

    梁主任闻言,一手扶着自行车头,另一只手连连摆手道:

    “不用不用,而且你也别小看我。

    我当年可是走过草地的人,体质最多就比你现在差点。”

    体质最多比自己差一点?

    听到这话李绍安差点笑出声来。

    自己目前的体质,就算白头鹰的航母来了,自己都能一手扛起丢远。

    但这些东西,就没有必要跟这个倔强的小老头说了。

    “是是是,我可不敢说你身体不行。

    不过你这老头子还是双手扶车吧,路上还有积雪呢,可别摔着了啊。”

    不同身份的人说着同样的关心话,是会产生不同效果的。

    就算以梁主任的觉悟也一样。

    这不,对于李绍安这个香江王的关心,梁主任就显得十分感动。

    “阿安你放心吧。

    我骑了几十年自行车,经验可不是你能比的。

    你出入经常乘车,这话你还是留给自己吧。”

    哎呀,这小老头挺倔啊。

    不过看他轻易避开被白雪掩盖的小石头,李绍安不得不承认他骑自行车确实有一手。

    只是轻微的一个凸起,都能让他准确判断。

    真不愧是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陆地神仙。

    从这些小细节中,李绍安就能判断出梁主任的射击本领肯定不小。

    估计死在他手上的小鬼子,就算没有一百那也有八十了。

    听到李绍安问起这个问题,梁主任立刻容光焕发。

    骑着自行车,都能手舞足蹈的给他说自己打鬼子的历史。

    听着梁主任的故事,李绍安忍不住露出钦佩的表情。

    他怎能不钦佩。

    以平凡人的肉体凡胎,迎着小鬼子的枪林弹雨大步前进杀敌,这是何等胆略,何等勇气。

    正是有了他们的大无畏,自己才能平平安安长大。

    一路有说有笑,不时还问梁主任这小老头几个问题。

    很快,时间就过了四十多分钟。

    等来到东城区东中街十五号时,表演都已经开始了。

    听着里面不时响起的热烈掌声,梁主任有些着急道:

    “都开场了,阿安我们快进去吧。”

    虽然在香江有更多节目更多诱惑,但这些都不能动摇他分毫。

    很显然,梁主任这小老头还是更爱看文工团的表演。

    两人刚下车,后面就跑来两个战士对他们敬礼道:

    “首长你们先进去吧,让我们来停车就行。”

    看着百米开外的停车场和小老头着急的神色,李绍安对两位战士微笑道:

    “那就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不麻烦,首长将车交给我们吧。”

    点点头,李绍安和梁主任将自行车交给两位战士,两人就往戏剧院大门走去。

    期间梁主任从军大衣里掏出两张门票,递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