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含怒而出的一脚将渠琅踹的倒飞半丈,口吐鲜血。

    但渠琅没有反击,其他将渠的家兵也不再战斗,嬴成蟜得以顺利的走到了将渠面前。

    看着目光已经有些涣散的将渠,嬴成蟜的心情愈发复杂。

    或许,是将渠的忠义让嬴成蟜自愧不如。

    或许,是嬴成蟜渴望这样的人才能投奔大秦,为秦所用。

    也或许是嬴成蟜不希望将渠的死进一步激发燕人的爱国情怀。

    万般心绪最终化作一声轻叹: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对于李贺而言,这只是他为鼓舞士气、抒发志向而做的一首诗中的一句。

    但对于将渠,以及诸多和将渠一样的人而言,这就是他们的经历,也是他们的一生!

    嬴成蟜半蹲下身,温和而诚恳的说:“燕相渠,无愧于任何人!”

    “燕国能得如此慷慨悲歌之士,此乃燕国之大幸!”

    将渠的双眼深处又涌出些许光彩,努力想对嬴成蟜露出一个笑容。

    将渠已经可以预想秦国大兴、燕国灭亡的结局,且无力回天。

    燕国的史书或会如诸多小国那般被尽数焚毁,燕昭王一朝君臣的努力也会被打入历史的尘埃。

    但嬴成蟜身为大秦长安君、连灭两国的功臣,他的所言所行会有更多人关注,秦国也不会去焚烧嬴成蟜的记载。

    凭借嬴成蟜的这句赞许,或许会有更多人知晓昔日黄金台,知晓黄金台上那位英明的燕王。

    将渠突然感觉,自己死得其所!

    “嗬~”虚弱的气流混着鲜血喷出喉管,将渠终究无法亲口说出自己的感谢,他的双眼也彻底失去了神采,只是凝望着黄金台的方向久久不能合眼。

    嬴成蟜轻柔的帮助将渠合拢双眼,温声道:“若燕昭王果真值得燕相如此效忠,他不会怪你。”

    “安心去吧。”

    直起身,嬴成蟜整顿甲胄,轰然拱手,正声高呼:“大秦长安君、公子成蟜,恭送燕国相邦!”

    有嬴成蟜带头,无论秦军将士对将渠的感官如何,都齐齐拱手:

    “恭送燕国相邦!”

    十万人的呼声响彻旷野,声传天地。

    宣告着最后一位曾在黄金台上对燕昭王效忠且仍出仕于燕国的臣子也已随燕昭王而去。

    旧时代的残党彻底退出天下舞台。

    燕昭王对燕国的遗泽也已完全丧尽!

    渠琅等家兵忍住剧痛跪倒在地,叩首以谢:“拜谢长安君。”

    嬴成蟜轻轻摇了摇头:“于公,本将与燕相各为其主,抵死而战不过是为国尽忠。”

    “于私,本将对燕相心存敬意。”

    “此等忠义之士,值得本将亲自送上一程。”

    “燕相想葬于何处?”

    渠琅毫不犹豫道:“无终山!”

    燕昭王没有葬在蓟城,而是葬在无终山下。

    将渠近些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葬的离燕昭王近一点,如此一来,他独下九幽寻找燕昭王时也能方便一些。

    紧接着渠琅又轻声一叹:“然,家主也不知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

    “若不得葬于无终山,家主希望能葬回老家。”

    嬴成蟜沉默几息后,沉声开口:“令!”

    “尊君侯之礼取棺椁以承燕相,礼送燕相回朝。”

    “遣使者往燕国,请燕王葬燕相于无终山。”

    “若燕王不愿……”顿了顿,嬴成蟜声音转冷:“那就暂且停灵于蓟。”

    “无须多待,本将必至!”

    嬴成蟜怎么去蓟城?

    自是领兵北上而至!

    当嬴成蟜发出如此威胁,燕王喜已经没得选了。

    宁可与秦国开战也不愿意厚葬为国尽忠的臣子?

    燕王喜这是对自己的忠臣有多大仇多大恨啊!

    谁还会为燕王喜效忠!

    渠琅感激的再次叩首:“拜谢长安君!”

    嬴成蟜受了渠琅等人的这次叩首,轻轻颔首:“收拾休息一下,准备送燕相回家吧。”

    脚步迟缓的走出大军,嬴成蟜就见刚刚请降的乐讯等人被秦军摁倒在地,一群人到中年的高壮将领此刻却在嚎啕大哭。

    姜明赶忙解释:“他们皆意欲自寻短见,末将不得不将他们控制了起来。”

    嬴成蟜环视众人,温声道:“随本将回国吧。”

    “无须多久,本将会带你们去为燕相扫墓,也会带你们一起去告诉燕王。”

    “他究竟愧待了多少忠义之士!”

    秦开扩土三千里、攻占五郡之地听起来是非常模糊的概念,对照现在的地图约为西至张家口、南至京城延庆区、北至沈阳、东至朝鲜博川这么一片区域。

    根据当下的考古和研究,可以基本确定燕北长城是由秦开主持修筑,秦开还修筑了‘候城’,这也是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