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书当同文!车当同轨!行当同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随着大秦疆域暴涨,这波抨击已提前来临!

    但熊启究竟是剑指吕不韦,还是剑指嬴成蟜,亦或是剑指嬴政?

    嬴成蟜分析不出,便压下性子耐心观察。

    慷慨激昂过后,熊启拱手而呼:“为我大秦计。”

    “臣请废新区暂行律,凡秦之地,皆当以秦律治之!”

    紧随熊启之后,三成朝臣出列拱手:“臣等附议!”

    嬴政不答,而是笑而看向嬴成蟜:“新区暂行律乃是长安君首谏,长安君意下如何?”

    听到这话,嬴成蟜就知道自己可以出场了。

    嬴成蟜当即起身出列,沉声发问:“今岁熊相可曾去过颍川郡,观颍川之民生?”

    熊启颔首道:“本相亲往颍川郡一个月,得见颍川黔首多面带喜色,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熊启话锋一转:“然,因颍川欣欣向荣,令得黔首无求战之心。”

    “因黔首面带喜色,故而甘愿守土耕种,而无立功之意。”

    “黔首之喜乐与我大秦何干!”

    “若要竟宏图大业,又怎能被黔首一时之喜乐所困!”

    熊启说出了一个很残酷的真相。

    在大秦,甚至在每一个封建王朝,黔首开不开心跟国家有什么关系?

    恰恰相反,让黔首的日子维持在饿不死却富不起的层次,才对国家最有好处!

    所以昌允等一众外客在颍川所做的一切努力,放在国家层面来看都毫无效用!

    嬴成蟜摇了摇头:“本君不知熊相何以得出我大秦大业被黔首一时之喜乐所困之感。”

    “新区暂行律年仅五载。”

    “这五年时间只是用以给予新民以适应我大秦的时间,用以培养更多的法吏,用以令新民了解我大秦律法。”

    “若现下便对新地执行秦律,各方面条件皆不满足。”

    “个中缘由本君早已述明,新进之臣便是不知,熊相也当是记得的。”

    熊启沉声道:“本相自然记得。”

    “然,时不我待!”

    “此战我大秦粮草不丰,于韩地征粮之际多被阻挠。”

    “面对违律之民,我大秦法吏竟无法处置!”

    “长此以往必将滋生新民狂悖之心。”

    “长安君意欲以五年时间令新民熟悉秦律,但事实证明新民只是沉迷于现下的宽松,而未有诵读律法之举!”

    “故而本相以为当先统一执行秦律,以刑罚逼迫黔首去了解秦律,如此方才稳妥。”

    听了半晌后,隗状也出列道:“据本相了解,经由徭役、兵役等黔首走动,颍川之制已传入关中地。”

    “诸多关中秦人对此颇有微词。”

    “本相以为,在考虑制度的优劣之前当先考虑制度的统一。”

    “唯有统一的制度方才可令天下景从、万民皆服!”

    隗状之后,十余名朝臣随之拱手:“臣亦附议!”

    隗状的出列让嬴政有些意外,也不由得担心了起来。

    一开始点名嬴成蟜是希望嬴成蟜能感受感受朝政气氛,加以历练。

    但嬴政没想到,当朝左右二相竟会齐齐开炮!

    蠢如王弟,肯定应付不过来啊!

    万一王弟被打击了自信心可怎么办?

    嬴政当即打断争论,沉声发问:“隗相亦附熊相之谏?”

    隗状拱手一礼:“臣以为,唯有统一的制度方才能令国家长久。”

    “昔舜摄行天子之政,同律度量衡。”

    “天下尊周礼、诵雅言,则各地心向周天子、以周制治民,令得天下安宁、黔首乐业。”

    “后礼乐崩坏,一统之制不存,则天下硝烟四起,生灵涂炭!”

    “故而臣以为,制度之统一在先,黔首之安宁在后。”

    “若为黔首之安宁而废统一之制度,实乃本末倒置之举!”

    很多人认为,秦朝首次推行了书同文、行同伦。

    但事实上,早在周朝时期,周天子就颁行了统一的文字、语言和各项制度。

    只是周天子的执行力有限,推行了数百年也只能做到在高层的统一,而无法深入乡里,甚至无法影响诸侯国去完成真正的统一。

    出身儒家的隗状对周朝抱有极高的好感。

    周天子的统一思想也镌刻在了隗状的骨子里,并希望能够通过统一来恢复史书上的大同之世!

    嬴政刚想开口,却见嬴成蟜竟点了点头:“隗相所言,一如本君所想。”

    “统一,势在必行!”

    隗状目露不解:“但长安君所言却与统一背道而驰!”

    嬴成蟜笑道:“看似背道而驰,却是殊途同归!”

    “本君谏言新区执行新区暂行律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让我大秦可以集中精力培养出更多的法吏和官吏。”

    “如此,我大秦方才有足够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