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是人是鬼都在演,杀人放火受招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些朝臣目露错愕。

    听楚王负刍这话的意思,合着不回师平叛还是为了他们这些贵族好了?

    但相较于这份‘好意’,他们更在意的是食邑!

    昭岑沉声道:“若是为了军中将士们思虑,我大楚更该尽快撤军!”

    “臣知大王仁善,但臣谏大王莫要因一念之仁而坐视我大楚万民被贼匪袭扰!”

    熊寻突然开口:“本官以为,大王所言甚是!”

    “现下班师回朝,大不利也!”

    “与其令我大楚将士们与诸贼军以命相搏,不若诏安一些精锐贼军。”

    “行驱狼吞虎之策!”

    楚王负刍满意颔首:“熊候奄此策,甚善!”

    “如此谏言,方才是寡人心悦之谏!”

    一些朝臣双眼一亮:“此策,妙啊!”

    “难怪大王言称臣愚钝无情,与此策一比,我等方才所谏诚是不智也!”

    “若行此策,非但可以迅速拉起一支剿匪军,避免贼匪迅速扩张,还能让前线将士安心杀敌,不破坏当下局势,更能避免诸百姓族人、族兵的死伤,何乐而不为!”

    “是我等误会了大王!”

    一策献出,三全其美!

    楚王负刍与诸贵族的利益再次保持了一致。

    不少朝臣眼中的杀意都转化成了浓浓愧意。

    我等在盘算着弑杀王上、另立新王,大王却处处为我等考虑。

    我等,该死啊!

    然而昭岑却眸光沉凝。

    不对劲!

    昭岑很清楚熊寻就是楚王负刍的猎犬,熊寻的谏言毫无疑问是出于楚王负刍的吩咐。

    但楚王负刍会这么好心?

    一个主动联合诸贵族杀王登基的人,果真会变成诸贵族的忠犬,甚至主动为了诸贵族的利益而百般思虑?

    昭岑沉声道:“臣以为,不妥!”

    “贼匪作乱,皆有罪!”

    “若我大楚只是因其掀起了更大的动乱便赦其罪,甚至是以爵位、官职进行诏安,这是对我大楚律法的亵渎,更是对安分守己之庶民的侮辱。”

    “昔年我大楚诏安不过是择两三匪首而已,影响并不大。”

    “但若是广开此例,臣恐有更多庶民、僮仆本无反心,却为求诏安而主动为贼!”

    “实是为求一息之安宁而荼毒未来!”

    虽然还想不明白坑在哪里,但昭岑本能的拒绝了这个提议。

    熊寻毫不犹豫的回答:“待清缴了国内贼匪之后,便令这些诏安之贼往秦楚战场。”

    “世人皆知秦军悍勇,这些诏安之贼本就比不上我大楚将士,尽数战死于秦军剑下想来也是理所当然。”

    饶是昭岑也不由得暗自咂舌。

    这一招借刀杀人,够狠!

    也够漂亮!

    如果此策能稳妥实行,非但无须楚军阵亡一兵一卒,甚至还能压榨出境内贼匪的全部价值!

    然而昭岑依旧颇为警惕:“熊候奄以为,当由谁人去诏安?”

    “诏安之后,这些贼匪又该如何统属?”

    熊寻沉声道:“本官以为,当今大楚正处于急世,行事不可拘泥。”

    “所有朝臣、百姓皆可为使臣,以游说诏安贼匪。”

    “然,即便处于急世,行事却也不能毫无规矩。”

    “根据贼匪兵力、粮草、所占区域,我大楚当制定一套相对应的诏安规则。”

    “兵力越多、占据城池乡里越多者,则可获封更高的爵位官职。”

    “所有贼匪皆由被诏安之官爵最高者统帅。”

    昭岑断声拒绝:“不可!”

    “若由被诏安的贼匪掌控此军,则此军随时都可能降而复叛!”

    熊寻微微皱眉:“昭令尹有何高见?”

    昭岑略一沉吟,就给出了自己的诉求:“谁人诏安,谁人领导,谁人负责!”

    “若有贼匪降而复叛,亦罪负责诏安之人!”

    听起来昭岑似乎是在强调责任划分,给每一名有心诏安贼匪的人都加上了个紧箍咒。

    但实际上,昭岑此举却将统合为一的诏安军分化成了各个大族的私兵!

    熊寻怒道:“昭令尹此谏,非是为国,实是为百姓谋求私利矣!”

    “昭令尹可还记得您不只是昭氏族长,更是我大楚令尹乎!”

    楚王负刍突然开口:“大楚百姓乃是我大楚的基石,亦是我大楚的柱梁。”

    “百姓富足,则大楚富足。”

    “百姓稳固,则大楚稳固。”

    “为百姓谋求利益,没什么错。”

    听着楚王负刍这话,就连昭岑都有些恍惚了。

    如果真的允许了他的谏言,那这诏安之策无疑会大大提升各大族的军事实力。

    难道楚王负刍果真是在处处在为楚国贵族们考虑?

    熊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