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整个吴越地乱成了一锅粥!你们难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齐国复国后,昔日齐国百姓何在?”

    “燕国复国后,昔日燕国百姓又何在?”

    (

    “故韩灭国后,昔日故韩百姓可还在?”

    楚王启很清楚这些朝臣的想法。

    所以楚王启一连三问,一问比一问更直白。

    大楚若是亡了,在座各位都别想独善其身!

    就算未来大楚还能复国,在座诸位也不可能拥有现在的地位!

    昭岑轻吸了一口气,沉声开口:“臣等,绝无坐视大楚灭亡之念。”

    “臣等本就皆是王室后裔,更深受王恩,阖家性命皆与大楚息息相关。”

    “为国,为己,臣等皆会竭力兴我大楚!”

    “前番臣虽然与大王的想法不同,但勿论是大王所思还是臣所思,皆是为我大楚兴盛!”

    楚王启略略颔首。

    昭岑、屈桓、景畴等大族领袖确实都有自己的私心,即扩大食邑、赚取更多利益。

    但他们的食邑和兵马同时也是大楚国力的一部分,且他们若是能得到好处,楚王启也能得到好处。

    所以楚王启也必须承认,虽然楚王启和昭岑在对齐战略上的想法截然相反,但两人也确实都是为了大楚的兴盛。

    昭岑继续说道:“现今我大楚局势危急。”

    “与兴衰相比,存亡更加重要!”

    “臣,愿附大王之策,传令上柱国率军回援阖闾城!”

    昭岑身后,一众群臣齐齐拱手:“臣附议!”

    楚王启敛去怒容,轻声一叹:“诸位爱卿终于醒悟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如果群臣早些醒悟,楚国又何至于接连遭受两次大败,令得数十万将士战死沙场?

    但群臣心中却也很是无奈。

    两次秦楚之战,嬴成蟜都只是靠取巧得胜,王翦也只是与项燕长期对峙,不分胜负。

    在此战之前,群臣也不知道嬴成蟜和王翦同处一军会对项燕造成如此恐怖的压制啊!

    群臣更不可能提前知道嬴成蟜在与项燕对峙的同时,还能对楚国后方造成如此恐怖的破坏!

    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

    楚王启沉声开口:“令!”

    “上柱国燕所部即刻退军,回援阖闾城!”

    昭岑等群臣拱手而呼:“大王英明!”

    郎尹熊犀当即提笔,将楚王启的命令写在缣帛之上。

    昭岑继续开口:“臣今日便会书信一封,传与上柱国麾下的昭氏族人。”

    “令我昭氏族人劝谏上柱国,请上柱国即刻回援阖闾城。”

    “亦烦请诸位皆传信族人家眷,向其阐明利害,助其做出正确的判断!”

    说是劝谏上柱国。

    实际上,昭岑却是在要求昭氏族人于项燕不愿遵令撤军之际,胁迫项燕退军!

    但项燕终究是主帅,不是昭氏一族兵马有实力对抗的。

    所以昭岑也希望其他大族能在这关键时刻站出来,与昭氏联手胁迫似乎要脱离他们掌控的项燕!

    面对昭岑的提议,屈禾、景怆等留守阖闾城的大族子弟纷纷拱手:“唯!”

    见朝堂上下终于统一了意见,楚王启露出满意的笑容:“甚善!”

    “今我大楚君臣同心,定能……”

    然而楚王启的话音还没落下,一阵焦躁的争执声就从殿外传来。

    “吾有要事上禀!速速让路!”

    “大王正在朝议,尔等皆无直谏大王之权,自当于偏殿等待大王召见!”

    “大王!大王!我等有要事上禀!等之不得啊!大王!”

    楚王启激励人心的发言被打断。

    楚王启却也不恼,只是心怀忐忑的赶忙发问:“门外何人?”

    “既有要事,令其速速入内上禀!”

    御书房门开启。

    一名身穿麻衣、两只麻鞋已被鲜血染透且还在不断低落鲜血的人在环列卫士的搀扶和控制下走进房内。

    “大王!”看到端坐高台上的楚王启,来者双眼一亮,赶忙高呼:“臣乃候者鄢铁仲,听由候奄之令往下邳城打探。”

    “七月九日,臣得见秦军中军有所动向,便率两名袍泽伴于此部秦军周边。”

    “而后臣竟发觉此支秦军正在向淮河方向行进,且此支秦军还持着大纛!”

    “臣以为,此支兵马很可能意欲袭击我大楚后方,故而昼夜不休以传此讯!”

    听得鄢铁仲这话,楚王启立刻就想起了庄贾上禀的情报。

    心脏猛的一颤,楚王启赶忙发问:“可探明秦军拥兵几何?”

    鄢铁仲毫不犹豫道:“据臣所探,秦军约有十万兵马!”

    大殿之内,一片哗然。

    “大纛南下?莫非果真如大王前番所料那般,秦长安君亲自领重兵来攻我阖闾城乎!”

    “万幸,秦长安君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