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请大王将大齐赠与秦国为贺礼!长安君乃是孤的至交好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今秦国粮产暴涨,内部疲敝皆可被此压制,若秦国趁此机会发兵伐齐,我大齐又能如何抵抗?”

    “为大齐存续,臣拜请大王西向称臣!”

    秦国内部的矛盾确实很多,但高速增长的粮食产量却足以让那些矛盾被秦人刻意忽视。

    经济的高速发展可以大幅掩盖内部积存的诸多矛盾。

    这个道理放诸古今都行得通。

    齐王建断声道:“秦固强,但这天下难道仅有他秦国一国乎?”

    “寡人以为,赵国现在理应比我大齐更加不安。”

    “有赵国牵制秦国,秦国无暇顾忌我大齐,我大齐自可远居东海,渔翁得利!”

    后胜声音苦涩:“正是因为赵国仍在,我大齐对于秦国而言才有价值。”

    “若秦灭赵,秦国可还愿接受我大齐为臣乎!”

    “即便秦赵相持,无论秦赵哪一方有了损失,都会向东侵吞疆域以弥补己身。”

    “今赵之东,唯齐、燕也。”

    “今秦之东,唯齐也!”

    齐王建的脸色几度变化。

    赵国若是真的在秦国手里吃了亏,那齐国肯定讨不了好。

    秦国若是在赵国手里吃了亏,那东方仅剩齐国的秦国又能把损失转嫁给谁人?

    两强相争,结果齐国无论如何都得吃亏!

    跌坐回软榻,齐王建悲声喃喃:“难道,我大齐已别无他法乎?”

    齐王建的才智够用,所以不至于被彻底架空。

    但齐王建的才智却也只是够用,以至于登基几十年都没能掌控朝堂的主导权。

    齐王建想反驳后胜,以他的才智却想不出齐国该怎么做才能在这等大势之下苟且偷生!

    后胜叩首再拜:“为大齐宗庙社稷。”

    “臣,拜请大王三思臣所谏之策!”

    如果齐王建甘愿自请为臣,齐王建的命就保住了。

    齐国虽然可能只能保下一县之地为疆域,却将能如卫国般与秦国同存,保宗祠祭祀不失。

    后胜也能凭着与齐王建的血脉关系和劝谏请为臣的功劳继续安坐齐国相邦之位。

    后胜此策确实有私心。

    但这也真的是后胜能想到的最适合当今齐国的谋划了!

    齐王建沉默着思考了许久后,深深的吸了口气,沉声道:“请为臣之事,无须再言。”

    “寡人,乃是齐王!”

    后胜的谋划好是好,但齐王建却不能容忍自己从齐王变成齐侯!

    后胜失望的抬头看向齐王建,认真的说:“大王会后悔的!”

    齐王建怒道:“寡人,才是齐王!”

    后胜眼中的失望愈发明显。

    后胜其实并不反感齐王建强势一些。

    当齐王建真正执掌朝政,齐王建就会发现后胜终究是他的舅父,比那些蠹虫总归还能好上几分。

    齐王建也只能依靠后胜这个舅父才能执掌朝堂、清除异己。

    结果齐王建该强势的时候不强势,不该强势的时候反倒是撕破了伪装,露出了齐王建隐藏至今的獠牙!

    后胜轻声一叹,起身拱手:“请大王再三思虑之!”

    “臣,告退。”

    失魂落魄的走出梧宫,后胜回望宫门,苦涩轻叹:“大齐,危矣!”

    “本相,亦危矣!”

    后胜贪婪好色又弄权,但后胜却很清楚他之所以能拥有今日权势,主要归功于他是后氏族长、齐王建的舅父。

    一旦齐王建崩或齐国亡,后胜轻则沦为庶民,重则如春申君一般死于非命!

    后胜的钱还没花完呢!

    他不能接受自己迎来那样的结局,他也不希望齐王建如楚王启一般死于秦国兵锋之下!

    再叹一声,后胜步入自己的驷马大车,声音疲惫的吩咐:

    “传召群臣,来本相府上议事。”

    ——

    燕国,武阳宫。

    燕王喜与燕太子丹相对而坐,静静等待燕太子丹看完传讯。

    “长安君竟做出了如此大事!”

    燕丹激动的一拍大腿,畅快大笑:“孤本以为长安君四处求取牲畜草木,更整日与金汁为伴乃是被嬴政迫害,不得不效仿武清伯(孙膑)旧事。”

    “孤为此还心忧不已。”

    “未曾想,长安君竟果真用金汁做出了这等足以名留青史的大事!”

    “快哉快哉!”

    “当畅饮三日也!”

    在燕丹看来,他初入秦国时确实和嬴成蟜发生了很多不愉快。

    但那都是出于嬴成蟜对嬴政的回护。

    这是兄弟之义!

    错在嬴政没有阐明他们二人的关系、摆好接待昔日老大哥的态度,才造成两人之间的误会。

    更重要的是,燕丹奔逃离秦之际嬴成蟜的将旗就立在路旁林中,这表明嬴成蟜早就洞察了燕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