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李牧:谁与秦长安君为敌能不慌?相邦的下限超出你的想象!(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将一息尚存,绝不会令一名秦军通过滏口陉驰援黎城!”

    李牧此令确实非常危险。

    但执行李牧此令却不需要动脑子,也不需要临阵思索对策。

    只需要死战不退!

    对于正处于自我怀疑状态的司马尚而言,这毫无疑问是最适合他的命令。

    而只要司马尚能完成此令,司马尚也能通过这场胜利重拾为将的信心!

    李牧目光欣慰的看着司马尚:“若我军能以此策得黎城、擒秦长安君。”

    “则都尉司马尚当为此战首功!”

    司马尚感激的拱手再礼:“末将,拜谢主帅!”

    李牧的目光重新投向坤舆图:“黎城乃是要地。”

    “滏口陉却难供我军发挥兵力优势。”

    “武襄君!”

    乐乘当即上前拱手:“末将在!”

    李牧手中木棍沿着滏口陉向上滑动,落于更北侧的井陉之处:“秦太行大营地处晋地。”

    “然秦太行大营守将杨端和却已尽起太行大营兵马驰援镣阳城。”

    “现下秦之晋地,必定空虚!”

    “本将欲亲领主力于滏口陉牵扯秦军主力,令武襄君领兵十万退出滏口陉,而后由鹿泉入井陉,过阳泉,出晋地!”

    “再顺汾水直下,刺秦之内史郡,以慑秦军。”

    “武襄君,可敢领命否?!”

    乐乘呼吸一促。

    如果乐乘应下此令,乐乘所部便将成为一柄尖刀、一支孤军,处境险之又险。

    但在李牧亲自牵扯秦军主力的情况下,乐乘却切实有机会突破秦国的重重阻碍,直取咸阳,立下灭国之功!

    在这巨大的功劳面前,危险算什么!

    乐乘轰然拱手:“末将,愿往!”

    李牧轻轻颔首,目光依旧落在坤舆图上,沉声道:“本将试图跳出太行山以寻求战机。”

    “秦长安君也定然不会困守太行山。”

    “观秦长安君此战诸策,可见秦长安君现下颇为急迫。”

    “传令后方各城,尤其是涉县等太行诸城,无本将亲令不开城门。”

    “务必严防死守,以防秦军袭城!”

    所有将领轰然拱手:

    “唯!”

    虽然没能如愿拿下黎城。

    但随着李牧的布置,所有赵将心中却又升腾起了希望和战意!

    李牧面露笑意:“既如此……”

    然而李牧的话音未落,一道呼声却陡然响起。

    “武安君何在!”

    李牧面色陡然一沉,目光望向大军后侧,便见一名身穿红底绿纹官袍的官员在百名精锐赵军的护送下疾驰而来。

    目视来人,李牧缓声开口:“卫士令郭敞?”

    “既见本君,为何不拜!”

    郭敞得意的笑道:“武安君莫非看不见本官所着官袍乎?”

    “幸得大王看重、相邦拣拔,本官已为郎中令矣!”

    身为卫士令的郭敞需要向李牧见礼。

    但身为郎中令的郭敞与李牧平级,再也无须主动拜见。

    李牧毫不留情的嗤声道:“连你这等虫豸都能被擢为上卿?”

    “尔所长之处,不过乃翁名为郭开而已。”

    “左师亡故之后,相邦可真是连半点颜面都不要了!”

    郭敞目露怒色:“本官之所以为郎中令,乃是蒙大王看重!”

    “武安君安敢如此侮辱本官!”

    李牧脸上的嗤嘲没有丝毫变化:“相邦竟允大王亲政了?”

    “着实稀奇!”

    “子凭父贵便凭父贵,既已得利又何必再将脏水泼到大王身上!”

    郭敞面色大怒:“你!!!”

    可郭敞却不知该如何驳斥李牧。

    因为赵王迁确实还没亲政,郭敞之所以能成为郎中令,也确实是承郭开提拔!

    压下心头怒火,郭敞冷声道:“本官不屑于与武安君逞口舌之争!”

    “武安君李牧,接王令!”

    李牧默然两息后,躬身拱手。

    看着在自己面前行礼的李牧,郭敞心头大快。

    任由李牧躬身拱手了十余息时间,郭敞方才自袖中抽出缣帛,朗声开口:“秦国势大、秦长安君悍勇。”

    “此战之初,朝中便令武安君定要慎重以对!”

    “然,武安君却行险冒进,只求速夺秦国城池而枉顾战线稳固。”

    “武安君此举着实是为一人之功而视我大赵六十万将士的性命为儿戏,置我大赵社稷于不顾,更愧对大王信重!”

    “为此战得胜,令武安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每夺一城务必仔细整饬城防。”

    “绝不能冒进行险!”

    “否则,必当罪之!”

    听着郭敞宣读的王令,李牧脸色越来越阴沉。

    李牧本以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