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身体里沉睡的野兽,觉醒了!老子死后,管他洪水滔天!(2/3)
武安城距离邯郸城和秦赵前线战场都只有数日脚程。
一旦武安城沦陷,李牧和郭开都势必会派遣重兵救援武安城。
仅凭三万零二百名精兵面对不知多少倍的敌军,恐怕就连杨端和都得挠光头发!
但苏角、彭越和卦夫却没有丝毫犹豫,只是轰然拱手,肃声低喝:
“我等必夺武安城而回!”
嬴成蟜用力拍了拍三人的肩膀,认真的说:“此战若胜,你三人当为此战首功。”
“本将等着为伱们庆功!”
苏角三将面露笑容,再度拱手:“谢君上!”
嬴成蟜深深的看了三人一眼,试图将三人的形象刻入自己心底,而后提起长戟,嘶声怒吼:“家兵听令!”
“跟紧本将,冲锋!”
滏口陉东陉口的战争爆发的极其突兀,却没有突兀结束,而是在极短时间内便演变成牵扯全局的大战。
嬴成蟜兵出八路,强攻赵军的两座营盘。
秦军将士悍不畏死的向着火焰山发起冲锋,试图趁赵军兵力分散的机会一举夺下战略要地。
李牧不得不立刻调集周边兵马驰援火焰山,以稳固李牧预定的包围圈。
李牧想不通嬴成蟜为什么会突然狂暴如此!
李牧也不知道,这混乱而惨烈的战局只是为了让三万秦军能悄然潜入赵国腹地!
但比苏角三部更快的,是郭敞胯下战马。
马蹄轮踏间,郭敞疾驰入邯郸,没有理会宫门口的卫兵,直接冲向龙台殿。
“臣有紧急军情,求见大王!”
龙台殿内,听不懂台下群臣究竟在吵些什么的赵王迁本已昏昏欲睡,却被殿门外这一声惊呼唬的瞬间精神了起来。
郭开更是毫不犹豫的喝令:“传!”
殿门开启,郭敞一路小跑进殿,面向赵王迁拱手焦呼:“大王!大事不妙啊大王!”
赵王迁懵懵的看向郭开。
相邦,这是你的儿子,你不问问怎么回事?
然而郭开却在用鼓励的目光看向赵王迁。
大王,这是你的臣子,你快问问怎么回事!
无奈之下,赵王迁只能学着赵王偃的模样,用稚嫩的童音温声开口:“爱卿莫急。”
“究竟发生了何事?爱卿慢慢道来!”
郭敞悲声而呼:“大王!”
“臣承王令,往武安君军中传王令。”
“然,臣初至武安君军中,武安君麾下将士便对臣怒目而视。”
“臣不过只是言说未曾想再见武安君之际,竟是在这阳邑。”
“武安君便勃然大怒,甚至威胁臣,若是臣再敢提及此事,那武安君便要率军来邯郸城了!”
此话一出,龙台殿内一片哗然。
“带兵回返邯郸城?武安君意欲何为?”
“谋逆!此实乃谋逆之言也!”
“武安君意欲造反乎!!!”
赵王迁却是有些疑惑的发问:“寡人见过武安君。”
“武安君确实口无遮拦,但看似不像逆臣。”
“爱卿是不是说了什么,激怒了武安君?”
郭敞坦然道:“臣见武安君之际言说:前番与武安君相见还是在黎城周边,本官本以为再次相见之际,本官就能欣赏一番咸阳城的景致了!未曾想,本官此番竟是只需来这阳邑,便能得见武安君,意外,着实意外!”
“臣言说此话之际,五百卫兵并武安君麾下数十名将领皆在身侧。”
“若大王不信,大可传召任意一人问询!”
赵王迁的眉头微微皱起:“寡人并无不信郭上卿之意。”
“只是仅只如此,又如何能让武安君说出那般话语!”
郭开从旁提醒道:“大王切莫忘记。”
“后峧山之战前,大王就看出了此战问题所在,特令武安君审慎持重,不可轻敌冒进。”
“武安君却明抗王令,非但不愿谨慎作战,甚至还立刻发起了对秦决战,最终落得大败亏输,十余万将士战死沙场,不得不退守阳邑。”
“大王以为郭上卿此言不足以激怒武安君,那是因大王英明,做出了正确的指挥。”
“但郭上卿此话听在武安君耳中,却会让武安君想起他违抗王令后遭受惨败的事实啊!”
“此事,终究是郭上卿做的不对。”
郭敞嘟囔道:“武安君违抗王令乃是大罪!”
“武安君违抗王令后又遭逢如此大败,令得我大赵不知多少儿郎战死沙场,乃是重罪!”
“大王不做追究,乃是大王洪恩!”
“但王令是武安君自己违抗的,还不让我等臣子言说了不成?”
赵王迁心里也不由得生出几分异样。
对啊,寡人不追究李牧的罪责,那是因寡人知道父王和祖父都看重李牧,愿意给李牧一个机会。
但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