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二房的盘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灯火幽微。

    郑林站在炕前,看着郑志城和丁氏郑重的神色,低头捻了捻衣角。

    他今年已经十三了,他很小时候,就知道,家里只有大哥能读书,阿爷阿奶不会允许另一个姓郑的小儿读书识字。

    他不能,不能把三婶说出来。

    “林子,你可真是娘的好儿子,听你薛家小姨说,你现在已经识许多字,这事是不是真的。”

    丁氏等不及,把郑林拉到身边坐下,摩挲着他的背,笑的得意又期待。

    咦!

    竟是薛家小姨说的!

    见他一直不吱声,郑志城有些不耐烦,又耐着性子问一遍。

    “是,是三婶教我的,三婶见我羡慕大哥读书识字,教我的。”郑州说完,哀求看着二人,急道:“爹娘,你们不要告诉阿爷阿奶,他们生气会不给饭吃,三婶病了,不能不吃饭。”

    郑志城和丁氏对视一眼,眼里又是意外,又是了然!

    竟还真是薛夏姜教的。

    薛黄英说的时候,他们心里就有猜测,郑赟一向读书为重,并不理会这唯一的堂弟,俩人一年到头的交流,仅限于交待郑林给他干活跑腿。

    既不是郑赟,郑家姓郑的其余汉子,多少都上过一年学堂,然他们兄弟仨,包括郑金虎,都不是读书的料。

    那是一摸书本就犯困,看见夫子就头疼,短短一年的学堂经历,几乎什么都没记住。

    他自己尚且教不了亲儿,更遑论比他强不了多少的两个兄弟。

    既不是他们教的,嫁进来的三个媳妇,唯有薛夏姜识文断字。

    “你三叔三婶同咱们分家了,以后你阿爷阿奶再管不了他们,莫要担心。”

    丁氏拍拍郑林,心里更是满意。

    她是当娘的,心更细些,三言两语就问明白薛夏蝉教郑林认字的前因后果。

    按照郑林说的,事儿也很简单,大概郑林八岁的时候,他羡慕郑赟穿长衫,上学堂,有日郑赟在练字,他摸了进去。

    想让郑赟教他,郑赟嫌他麻烦,推说没空,就说新嫁进来的三婶是秀才的姑娘,也闹肚子学问,让他找三婶去。

    郑林哪知这是敷衍推脱之词,就高高兴兴去找薛夏姜。

    这么一说,薛夏姜犹豫几息,让他不能告诉旁人,约定第二日开始教他。

    薛夏姜细心又耐心,和气温柔,一日教他一个字,若是哪日不方便,便让他复习以前学下的。

    寒来暑往,一晃六年。

    “我的儿,那你岂不是认识一两千字了。”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掐头去尾,就算它五年,五年啊,将近两千个日夜!

    那她儿得认多少个字了!

    丁氏一番掐算后,惊喜非常。

    郑林有些羞赧:“三婶手头只有一套她自己默的三百千,我只把那上面的字认全了。”

    丁氏浑不在意,她儿子没正经上过一天学,全靠隔房的婶子教。

    一个女流之辈,都能把她儿教得这般。

    若是进了学堂,有了夫子指点,学识还不突飞猛进。

    看着灯火下文静秀气的小少年,她信心满满。

    ”行了,去睡吧,你读书的事儿,娘会放在心上,你三婶如此用心待你,往后你待她,更要尊重些。”

    丁氏眼睛一闪,谆谆告诫。

    郑林认真点头:“娘放心,我心里一直把三婶当亲娘孝顺。”

    三婶好看又温柔,很多时候,他学了后面忘了前面,三婶也从来不骂他,只微笑鼓励他。

    丁氏有些噎住,挥手打发走郑林,扭头和郑志城道:“你明儿帮三弟修缮屋顶时,上心些,咱们林子上学堂前,可还得指靠三弟妹呢。”

    郑志城沉思几息,点点头。

    丁氏不满,拧了他一把,低声抱怨:“咱们林子只是随便学学,就能识得这许多字,若是进了学堂,去考个秀才还不是手拿把掐。”

    郑志城捂着胳膊,瞪她一眼:“我劝你别做梦了,家里的银钱都在爹娘手里,爹娘对阿赟寄予厚望,二老怕是不会让林子读书,分薄了银钱。”

    丁氏低声怒骂:“一样都是郑家的子孙,你是不干活,还是我等着吃干饭,咱们那么辛苦,凭什么给他做嫁衣,侄子出息,哪有儿子出息来的美。”

    “你自己是孬种就罢了,我林子凭什么被那小崽子压一头,我不管,我儿子一定要读书,要有大出息。”

    郑志城擦了擦脸上的唾沫,把伸到自己鼻尖的手指拉下,灯火摇曳,他的心如爆起的灯花,一瞬间明亮煌煌。

    他爹娘对郑赟有多看重,他心知肚明,未免从爹娘那儿掏不出银钱,他们也得做两手准备。

    一灯如豆,郑新城眼睛透过重重墙壁,定在西厢房,他侧身靠近气恼的丁氏耳边,嘴巴开开合合。

    丁氏的眼睛却是越来越亮,频频点头。

    …………………

    三人忙活一天,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