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是否需要制止反攻倒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本故事纯属虚构)

    大乾帝国建国五年,开业五年,发生了一件说不上多么严重的事情。

    凌霄市,皇宫,观雪台。

    此时,深秋,正是天高气爽的时候。

    书房,张涛还是喜欢早上处理公务,下午休养生息,所以一般没什么紧急的事情,就会在观雪台的书房。

    电话,这个是一个进步,其中一些材料用的是张涛系统功能合成的,遍布全国有些困难,只有凌霄市实现了局域通话,还是人工接听的。

    皇宫自然有,除政府办公部门外,私人可以安装,不过费用喜人。

    观雪台有一间专门的屋子,负责通信。

    “所以,你就打了个电话,知道我在这就过来了?”

    张涛真觉得大彪才是财大气粗,私人电话一分钟,一角乾元,大彪安装私人电话后,每月电话费过百元,通话时长千分钟,人才。

    “是啊,这多方便,什么时候能和东州通电话就好了。”

    大彪知道张涛的意思,这不是不差钱嘛。

    “电力部门,电信部门,这些都需要成立,人员还需要培养,有生之年吧。”

    张涛计划是用20到30年,推广这些,一个是材料问题,一个是人员培养问题,需要时间。

    “可以前期拉一些专线,各局办公地点,州府,直辖市。”

    张涛又补充了一下,正好这可以为了以后帝国发展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尤其是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完后,生产建设兵团总会需要一些工作。

    “这样也行,这样以后就不用飞鸽传书了,费劲不说,还不一定收到。”

    大彪碎碎念。

    “不说这个了,你今天过来,有事?”

    张涛看着大彪在那里顾左右而言他,肯定是有事。

    “三五,确实有事,这个可不是我问的,而是帮人问的。”

    大彪特委婉,搬了一个椅子坐在了张涛桌子对面。

    “哦,说吧,什么事?”

    张涛来兴趣了,能有什么事,还非得大彪过来问。

    “前段时间,年中吧,中央政府不是提交了一份报告,你不是批准了吗,就是…”

    大彪还在那绕圈子。

    “停,直说。”

    张涛打断了大彪的话,报告多了,他不可能一份份的记住。

    “好吧,就是反攻倒算的事情,三五,你到底怎么想的,还有没有具体指示?”

    大彪直接说了出来。

    “反攻倒算?

    我怎么不记得。”

    张涛还真没接到过有关反攻倒算的报告,直接被大彪说迷糊了。

    “没有?

    不可能啊,中央政府说是根据你的批示,下发给了各监察审计局,还有州刺史府,我们都开展几个月了。”

    大彪疑惑。

    “真没有,中央政府的公文带来了吗?”

    张涛估计是大彪记错了吧。

    “带了。”

    大彪从公文包里面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

    “这也不是反攻倒算啊,我怎么没看出来。”

    张涛看到公文,是他批示的,关于帝国思想文化领域整顿。

    就是一次很正常的整风,不至于像大彪说的那么严重。

    “三五,你再看看你的批示。”

    大彪感觉两人不在一个频道。

    “哦,正常啊,从严,从重,从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整风不就是这样吗?”

    时常清理帝国内部,顺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轻装上阵,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张涛的意思就是,整风批评,然后再团结。

    “你再看看这份名单。”

    大彪又拿出来了一份名单,放桌子上。

    “我看看,嗯?

    大周核心勋贵?”

    张涛看到的都是熟悉的姓氏。

    “后面这些人是什么人?”

    后面一些不是大周核心勋贵姓氏的,同样不少,张涛没有用系统屏幕搜索,直接问了。

    “后面那些,都是文人,或者说是大周遗留那些,基本上没有遗漏的,甚至还有早就投靠咱们的,如果有军功还好,没有军功的,都在上面。”

    大周核心勋贵焚书坑儒时候跑过来张涛这里的文人,读书人,还有后期接收地盘收获的读书人。

    “理由呢,怎么开会的时候没人提,而且凌霄市怎么一点动静都没…”

    张涛说着就停顿,凌霄市的户籍制度是禁得起考察的,那些有遗留问题的,不可能进入,所以凌霄市是平静的,张涛每隔几天用系统屏幕巡视帝国,那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看了一个大概,地方是否稳定是一个指标。

    “理由还不好找,大周遗留的核心勋贵,那是直接定了一个思念故国,而那这个文人,大多都当了教师,就定了一个思想反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