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渔人得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费兴仑视线转向窗外,缓缓开口道:“你瞧坊间百姓这般阵仗,说是没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你信吗?”

    杨士钰果断摇头:“小弟不信。”

    大理寺复核案件之后,再到刑部执行判决,能在如此短时间之内鼓动全京城百姓口耳相传,不断吹捧江景辰在案件中的付出,绝非是坊间百姓自发而为。

    窗外街道上,时不时有赞誉之声传来,杨士钰听得刺耳,恨声道:“今日种种,定是江景辰有意为之。”

    费兴仑接口道:“单凭江景辰一方也难有此阵仗,依我看来,还有其他方在暗中助力。”

    杨士钰只觉这话透露出不少信息,沉吟片刻,追问道:“费兄的意思是江景辰与其他人暗中勾结?”

    费兴仑失笑道:“勾结二字不妥,如今的局势并非因江景辰个人而起,他不过是一枚棋子罢了,执棋者乃圣上。”

    杨士钰片刻呆滞,回过神来,不由苦笑道:“若是圣上授意,我倒是输的不冤。”

    费兴仑却道:“也不尽然,对局者二人,观棋者不少,谁都想从中获利,因而私下不定做出什么事情来。”

    杨士钰不愿承认输给江景辰,可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心中情绪可谓是复杂至极。

    表面上看,如今形势乃是圣上与政事堂之间的明争暗斗,实则事关天下百姓,亦是将文武百官囊括在内。

    圣上得位算不上极正,因而急需有所建树,一心想要开疆拓土,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国库不丰,难以支撑一场长久的战役,圣上便想方设法充盈国库。

    先前的公廨衙门本是朝廷快速敛财的方式之一,于是政事堂众相便想方设法将公廨衙门废除。

    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除了挟大势以逼圣上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杜相给圣上提供了另一条敛财之道。

    海运司承载着圣上的野望,同时也是政事堂众相合力布下的第二局,文武百官都在局中。

    如今棋局已开,圣上先行落子,派出承恩公世子魏秉良前往泉州,其真实目的尚未可知。

    政事堂以众敌寡,却因顾忌之事太多,时至今日依旧处于劣势。

    文武百官见风使舵摇摆不定者不在少数,个个都在观望局势,难保不会有人动了小心思。

    江景辰是棋子,也是变数。

    某些人不好雪中送炭,却是乐得锦上添花。

    酒菜重新上了一遍,杨士钰浅尝即止,只觉得烈酒寡淡无味,菜肴味同嚼蜡。

    “费兄,你觉得会是谁在背后帮助江景辰?”

    “眼下尚不可知,只看谁最后得利。”

    费兴仑眸光幽幽,脸上神情稍显凝重。

    次日。

    圣上当朝下诏,加封刑部尚书潘弥业专典机密,入政事堂参议政事。

    满朝文武瞬间哗然,却见众相无一人言语,显然是同意此事,又或者是无法反对。

    无论何种原因,自此之后政事堂将再添一位相爷。

    散朝之后,诸多官员上前道贺。

    潘弥业逐一回礼,自始自终都没有表现出傲慢自得。

    文武百官私下感慨:“江彦钧多年不能如愿之事,潘弥业只用了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就做到了,当真是厉害!”

    坊间有言:会叫唤的狗不咬人,不叫唤的狗咬人最狠。

    没有任何征兆,刑部尚书潘弥业一举成为政事堂内众相之一。

    就好比不叫唤的狗,趁人不备突然窜出,狠狠咬下一口,看似没有咬到谁,又好像是在每位官员身上都咬了一口,并且扯下一大块肉。

    文武百官懵了。

    江景辰也懵了。

    刑部。

    “下官恭贺潘相......”

    所有刑部官吏,无论大小,皆是中气十足,言语间满是自豪。

    没有人能够预料得到,刑部尚书竟也有进入政事堂的一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自此之后,六部当中,除吏部之外,刑部当属第二。

    官吏们念及此处,喊起话来更是卖力,诸多恭贺之言宣之于口,如同百花齐放般多姿多彩。

    潘弥业面带和煦笑容,端坐首位之上接受下属道贺。

    杨士钰暗自靠近江景辰身边,低声道:“江大人机关算尽,这般结局,可是遂了您的意?”

    江景辰冷哼道:“本官听闻你在髙繇县曾被歹人劫持,遭了一顿毒打,看来还是打得太轻了。”

    杨士钰闻言,也不觉气恼,笑了笑,说道:“下官与大人都是出力不讨好,本是同病相怜,更应该相互扶持才对,何必针锋相对。”

    江景辰稍觉诧异,瞥了一眼,说道:“你出京一趟,怎么像是变了个人似的,莫不是被打坏了脑子?”

    杨士钰回应道:“下官还真是被打了脑子,不过没有打坏,而是被打开了窍,一夜之间想通了许多事情。”

    江景辰随口问了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