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拨开迷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林子大人什么鸟都有。

    江景辰此次出京,并非是为了整顿江南道官员。

    眼下海船被劫一案尚且毫无头绪,时间有限,不可再分心别事。

    别驾本就与梁王有着牵扯,因此会是最为适合的人选。

    董瓒心中有些担忧,不解询问道:“他是犯错之人,公子为何还要将此重任交给他来做?”

    江景辰含笑道:“他敢对刺史下杀手,就足以说明心态有了转变。本就是个人才,往年也办了不少事,给一次机会无妨,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道之地,自然不缺少人才。

    只不过人才都有些通病,那些不愿“同流合污”之人,早就被排挤在外,留下的多是些一路货色。

    当中不是没有人才,只不过毕竟少数,合乎心意者更是少之又少。

    泉州别驾算一个。

    一次犯错,换一次成长,不是什么坏事。

    无论是刺史也好,别驾也罢,都只是自作主张,没有做出背叛之举。

    同在一条船上,江景辰身为掌舵人,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控好航行方向。

    只要船依旧能安稳行驶,便不会有人主动弃船而逃。

    都是用了多年之人,既是利益共同体,也有着基本的信任。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将人留着总好过将人除去。

    处理完此事,同安县那边也很快传来了郭衡藏兵一百的消息。

    江景辰思考良久,于当夜约见魏秉良。

    望海楼。

    二人相对而坐,气氛略显凝重。

    江景辰凝视着窗外浩瀚无垠的海面,率先打破沉默。

    “昨日,郭衡见过你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同安县,此事是否出自你的授意?”

    魏秉良心中暗自一惊,但表面上却佯装出一副茫然无知的模样。

    “郭将军身居要职,贵为右威卫中郎将,其行动自然有其深意,又岂是下官能够左右得了?江大人想来是听信了某些不实之言,此类无稽之谈,实在不足取信。”

    江景辰目光如炬,直逼魏秉良双眼。

    “论年纪,我该称呼你一声秉良兄,我与令弟素有往来,且曾与魏家有过一次重要交易,可以说是知根知底。”

    顿了顿,又道:“如此关系,无需将彼此视为外人。有些事情,还是开诚布公为好,以免生出差错,兄长觉得呢?”

    魏秉良微微一笑,语气和缓地说道:“我在京城之时,亦曾从舍弟口中听闻些许事宜。不得不承认,你与我们魏家之间确有渊源,算不上陌生人。”

    言罢,话锋忽然一转:“然,朝堂之事纷乱繁杂,并非事事皆可轻易言道。其中缘由,并非我有意隐瞒,你可能明白?”

    江景辰的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起初,他以为圣上对魏家有了意动,所以才将魏秉良调任到泉州担任海运使。

    现今想来,似乎不像表面看到那样简单,当中或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意图。

    魏秉良视线投向窗外,缓缓地说:“泉州毗邻大海,海洋深邃无垠,表面上看风平浪静,暗中却是波涛暗涌危机四伏......何苦要泛舟海上。”

    言语间带着警告与提醒。

    小舟承受不住大海的风浪,一旦乘舟出海,随时都有坠海而亡的风险。

    江景辰轻叹道:“如果能够置身事外,当然可以享受那份清闲自在。可若是已经身陷困局之中,哪里还能有选择的余地。”

    为求自保,只能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择手段。

    他如今的处境,表面风光,实则就是海上一叶孤舟。

    相比之下,魏家还有一位濒死的母狮可以倚仗。

    只要母狮还有一口气,魏家就还能有翻盘的机会。

    圣上如果不是要在这个时候对付魏家,那就是看中魏秉良的个人能力,所以才会令其担任泉州海运使。

    这么安排除了练兵,另外一层深意会是什么?

    魏秉良收回视线,稍作犹豫。

    “想必你也知道,这次是圣上与政事堂之间的博弈,但凡牵涉其中之人,结局大多都已经注定。挣扎反抗皆是徒劳,只能顺势而为,方才能有出路。”

    但凡牵涉其中,都会被当做棋子。

    既是博弈,自然会有损失。

    为了赢得最终胜利,没有谁是不可以舍弃。

    圣上如此。

    政事堂亦是如此。

    江景辰心思百转,脑海中忽然浮现当初在茶楼与杜沛良初次见面的场景。

    印象最深的是一句:“四海当以岁贡,不当以贸。”

    当初政事堂便是用这句话来反对圣上开海运。

    最令人不解的是,开海运的想法最初是由杜沛良提出。

    他当时便感到十分困惑,想不明白杜沛良身为政事堂三大巨头之一,为什么要向圣上建议开海运?

    发生这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