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这皇帝是真的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望历史的长河,战争如同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卷,充满了残酷与血腥,令人不忍直视。

    但又往往承载着时代的必然性,以及历史的使命。

    无论敌我,双方将士们如同草芥一般,在战场上被任意收割,生死往往只在一瞬之间。

    相对边境将士而言,只有极少数人能从战场上获得超高的回报。

    单说军饷,普通兵卒一年下来,折合军饷约五千钱。

    一贯等于千枚铜钱,五千钱便是五贯,等于五两白银。

    就是这一年每人五贯钱,还有官员想着法子从中再过一手。

    若非军户家中必须要有一人当兵,没有多少人会愿意主动从军。

    募兵并非强制性,又是在陇右道边境地区,想要效果好,自然得加钱。

    但这钱,不好加。

    江景辰深知这一点,当下也不多提,只道:“回禀圣上,微臣认为,免除徭役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适当减免赋税的方式,以此来提高将士们的待遇。”

    朝廷对于军户实行免除徭役制,而非减免赋税制。

    所谓徭役,依照大周律例,每丁每年须服劳役满二十日,如若不服劳役,则需补以银钱。

    简单来说,就是强制百姓从事地方无偿劳动。

    一年需满二十日,也就是平均下来,每月只需抽出一天半多些的时间,完全没有减免赋税来的实在。

    圣上视线扫过一众朝臣,缓缓开口道:“众爱卿以为如何?”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谁都知道圣上的心意,募兵之事不容有失。

    但凡有利于募兵的办法,只要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圣上都会支持。

    此时此刻,文武百官不敢各抒己见。

    只因江景辰所言涉及赋税,事关重大,无论支持或是反对,谁也不愿做那只出头鸟。

    不少朝臣都将目光看向三省主官,后者神色如常,以沉默回应,态度已然明确。

    太极殿中一片沉默。

    孙敬远见状,越众而出,率先开口道:“微臣附议。”

    众人目光瞬间集中在他身上。

    说什么了,就附议?

    以为御史台大夫就了不起吗?

    这种时候出什么头?

    诸多朝臣在心中暗自腹诽,忽然间才想起,孙敬远已经不是从前的孙敬远。

    不仅仅是御史台大夫,还是领参知政事的孙相爷。

    所以,了不起的不是御史台大夫,而是孙敬远。

    在新晋孙相爷开口之后,立刻有御史发声。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

    接连响起附议之声,放眼看去,全是御史台御史。

    众朝臣见状,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惹不起!

    三省主官脸上神情严肃了几分。

    曾经毫不在意之人,不知何时竟已成长到了如此地步。

    江景辰此子,着实是一道变数!

    安王看向江景辰的目光越发警惕,隐隐还带着几分怨恨。

    纯王脸上露出浅浅笑意,无人知道他此事在想些什么。

    圣上扫视众臣,最后将视线停留在江景辰身上。

    “既是江爱卿提出之法,那朕便将此事全权交由江爱卿处理,望诸卿予以配合。”

    只说全权处理,却没说具体该怎么处理,还要求群臣配合。

    这......

    完全放权,且是放了大权。

    果然,圣恩不减,江景辰依旧是当朝第一宠臣。

    文武百官纷纷变了眼神,全部都面带善意,无一恶人。

    江景辰无暇顾及旁人,当即恭声领命:“微臣遵旨。”

    早朝结束。

    众人纷纷上前恭贺。

    江景辰疲于应对,却又不得不应对。

    朝中当官,无论敌对与否,在这太极殿外,面子工程还是要做好。

    待众臣逐渐散去,孙敬远慢步上前,含笑道:“可有何感想?”

    说实话,江景辰直到现在还有些不敢相信。

    随口提出的想法,针对军户赋税的“改革”,就这么通过了?

    他当然明白这件事背后有圣上的支持,只是想不明白三省主官为何一言不发。

    “今日之事,多亏大人鼎力相助,下官在此谢过。”

    “贤侄无需客气,老夫不过顺势而为,举手之劳不敢言功。”

    说话间,孙敬远眼中慈爱渐浓。

    所谓顺势而为,顺的是圣上之势,他当然不敢领功。

    只是这满脸的和善,未免有些太过渗人了些。

    江景辰正欲客套几句。

    张甲臣前来传圣上口谕,命其前往甘露殿中议事。

    甘露殿内,圣上面带浅浅微笑,与朝堂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