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文人惯用的手段,最是喜欢以名、以势压人,正如此时此刻。

    江景辰当然可以拒绝,也有着十足的理由拒绝,可若是这样,难保与先前人设有所冲突。

    他是以抓贪官污吏起势,又有“青天”之名,如今却拒绝查惩贪官污吏,那算什么?

    若添油加醋传了出去,百姓会如何想?

    先前立下的人设,还怎么保持?

    念及此处,江景辰忽然间有所明悟,眼前这些陇右道地方官员的真实目的,绝不是来请他相助,而是要推他入坑。

    一个大到足以将他埋葬的深坑!

    想到有人在背后设局,江景辰眼神瞬间变得凌厉,语气不善道:“这件事是谁牵的头?”

    在座县令纷纷将目光投向鄯州司马。

    一瞬间,所有压力都压在一个人身上。

    鄯州司马暗自在心中骂娘,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此事乃是下官率先提出,在座同僚共同商议,最终决定向大人求助。”

    没有人会傻到将所有事情都扛在肩上,至少鄯州司马没有傻到这个地步。

    他的想法很简单:我出头可以,但你们也得扛些压力。

    有福则我独享,有难大家一起扛。

    陇右道节度使没来,鄯州刺史也没来,这就足以说明一些事情。

    江景辰目光如刀,嗤笑道:“你们胆子很大,却又不够大。”

    在座官员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没能理解话中含义。

    江景辰倒了杯酒,自顾自独饮,放下酒杯后方才开口:“司马当了几年?县令当了几年?当当只是喝汤,什么时候才能更近一步?”

    众人皆是默然。

    上官吃肉,下官喝汤,这是规矩,不成文的规矩。

    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他们的上官不允许他们有能力。

    你若太出挑,让上官如何自处?

    你才刚上任几年,就想着要办大案,立大功,岂不显得上官不思进取?

    官场上最重要的不是个人能力,而是上头的人脉。

    人脉关系理顺了,就是头猪也能当好官。

    既然是猪,那还要什么能力?

    憋屈吗?

    当然憋屈。

    那能怎么办?

    要嘛奉承上官,要嘛继续憋着,又或者辞官回家。

    在座皆是圣贤学子,寒窗十年苦读,谁心里没点读书人的傲气?

    只不过经历的事情太多,一点点没磨灭,最后没有了棱角,变得圆滑。

    有县令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后一如方才那般,又将目光转向鄯州司马。

    队伍不好带啊!

    鄯州司马暗自摇头,率先开口道:“能有今日地位,下官已然满足,不敢肖想更多。”

    江景辰当下并未多言其他,转而说道:“刺史之下,别驾、长史、司马,再下则是六曹。”

    言尽于此。

    鄯州司马不明其意,追问道:“下官任职多年,自是清楚衙门职位,大人想来不会无故提及,敢问大人,可有深意?”

    江景辰微微垂眸,看向已空的酒杯。

    鄯州司马会意,立刻起身斟酒。

    江景辰饮罢一杯,缓缓开口道:“本官问你,是想上还是想下?”

    上是什么?

    长史?别驾?亦或者,是刺史?

    鄯州司马莫名变得紧张,干咽了口唾沫,仍不能缓解,连连饮罢两杯方才缓过神来。

    “下官请教大人,若是想上,该当如何?”

    “简单,把刺史弄下来,你不就上去了。”

    江景辰言语淡淡,像是在说一句极为寻常之事。

    陇右道治所鄯州乃上州,刺史从三品,比正四品兵部侍郎阶高一级,此刻在江景辰口中却好似无品小吏一般,说换就能换。

    圣宠再大,能大到这个地步?

    鄯州司马不信,在座诸位县令同样也不信。

    那可是一州刺史,即便是吏部尚书有心想将其拉下马,也不是一句话就能做到的事情。

    更何况指定让谁接替上位。

    兵部侍郎而已,又不是三省主官,圣宠再大也没这样的权利。

    江景辰将众人神色收入眼底,自顾自说道:“有人想上,必须就得有人下来,一个萝卜一个坑,这道理诸位不会不懂吧。”

    大周朝的官位就那么多,你若是想要坐,就得先让人挪开位置。

    百姓都知道的事情,在座官员当然十分清楚。

    问题是,他们想坐,别人也同样想坐。

    鄯州司马不相信江景辰有能力扶自己上位,于是便收敛心思。

    “江大人初到鄯州,有所不知,百姓苦杜家久已。下官等人久闻江青天之名,现今携诸位同僚,为民请命,恳请大人为一方百姓做主。”

    言罢,起身一礼。

    其余官员纷纷效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