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家里有矿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北庭府地处西域境内,即便得罪,对杜家也仅仅是生意上的损失。

    但那一位可是在陇右道,是在鄯州,若是将其给卖了......

    说?

    不说?

    杜仲山望着眼前带着淡淡笑意的少年,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决定。

    “温家。”

    “你说的温家是什么来头?”

    “温家当代家主嫡长子娶了沈氏嫡女。”

    “沈氏嫡女?与沈廷知是什么关系?”

    “乃是沈相爷堂弟膝下二女,嫡亲侄女,血亲。”

    “这关系可真是够亲近啊!”

    沈廷知什么人?当朝尚书令。

    他的堂弟同样在朝为官。

    礼部员外郎,位置不算高,权利也不算大,唯一的好处就是够清闲,没有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

    江景辰对此颇为意外,好奇询问道:“仅是温家?这里面没有闵盛元闵大人的事?”

    杜仲山吓了一跳,连连摇头:“草民倒是想,可也攀不上啊!”

    闵盛元是谁?那可是陇右道节度使。

    逾矩的说,是陇右道的土皇帝。

    他杜仲山不过是一介草民,有些臭钱的商贾,哪里够得着那位。

    送钱?

    送女儿?

    就凭他杜仲山的身份,连给闵盛元送礼的资格都没有。

    江景辰不置可否,微微颔首,转言道:“你说说看,那个温家具体什么情况?”

    杜仲山回应道:“温家当代家主温宏峰乃是上阳县县令,已经连续三任。”

    也就是说当了至少九年县令?

    江景辰来了兴趣,笑问道:“温、沈两家乃是姻亲,沈廷知都不用开口,只需露出那么点意思,便能让温宏峰往上升一升......”

    顿了顿,江景辰露出玩味笑容:“可温宏峰却当了三任县令,是上阳县有让他不舍的东西?”

    几句寻常对话,便能推测出这些,杜仲山心中再不敢小觑,如实回答道:“上阳县有座煤矿。”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上阳县三面环山。”

    江景辰冷笑道:“所以不止一座,是吧。”

    杜仲山默然不语。

    与金、银、铜、铁不同,大周朝允许私人开采煤矿,前提是得到地方官府盖印的开采文书,并交纳一定的钱财。

    换句话说,温家通过温宏峰的关系,轻易可以拿到煤矿开采权,且不止一座。

    没开采出来的那叫煤,开采出来后就变成了钱。

    很多很多的钱。

    江景辰倒不是眼红,只是想着这种以权谋私之事,一旦过了明路,又有沈廷知的关系,很难拿温家问罪。

    “温家没少赚,应该不至于吃独食吧?”

    商场上最忌讳吃独食,你吃肉可以,总得留给别人一口汤喝。

    杜仲山眉间微皱,苦笑道:“草民不知。”

    江景辰冷下脸,沉声道:“这事你得知道。”

    他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想知道温家有没有行贿,向谁行贿。

    沈廷知权力再大,那也是远在京城。

    只要温宏峰不是个傻子,在鄯州地界上必定会做足面子,该打点的人一定会去打点。

    杜仲山自然听得明白,犹犹豫豫道:“但凡生意做的大些,难免会与官面上的人打交道,侯爷当真要计较吗?”

    言外之意无非是牵扯很广,对此,江景辰嗤之以鼻:“陇右道比淮南道如何?”

    这怎么比?杜仲山一时无言。

    淮南道的官能杀,陇右道的官自然也能够杀。

    但,今非昔比。

    去年江景辰奉圣命治水,身上还兼着黜陟使之职,而今奉圣命募兵,身份仅仅是兵部侍郎。

    都是奉旨办差,可两者之间天差地别。

    去年江景辰大杀特杀,先斩后奏,今年可没有那样的权利。

    莫说是杀官,就是治民也难。

    名不正,言不顺。

    非要做也行,只要能够承担得起后果。

    江景辰能不能够承担得起?杜仲山不知道,但他清楚自己绝对没有能力承担。

    他只是个商人,但自问看得清官场上的些许事情,好心提醒道:“侯爷大才,草民不疑,但事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侯爷,需三思啊!”

    江景辰温声道:“今日事,出你口,入我耳,外人无从得知。”

    话已至此,杜仲山幽幽一声长叹,道:“上阳县乃鄯州治下大县。”

    意思是鄯州刺史也有份?江景辰神色微动,含笑道:“可有证据?”

    杜仲山捧着受伤手指,毫不犹豫摇头:“没有。”

    场面陷入寂静,片刻后,江景辰笑容不减,转言道:“咱们再来说说闵大人,你觉得他知道多少?”

    事关陇右道节度使,这事是我能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