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正当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很明显,圣上说了一句废话。

    更加明显,圣上不会无故说一句废话。

    御史的权力很大,上到王孙贵族,下到无品小吏,全都在御史台监察范围。

    哪怕面对圣上,御史也有监察之权。

    监察兵部不算什么事,关键就在于圣上话中之意,显然不是要监察兵部,更加不是要监察纯王。

    孙敬远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圣上之意,难道是要我暗中帮衬纯王?

    念头一起,孙敬远心头狂跳,小心翼翼回应道:“监察百官乃是御史职责,老臣定当鞠躬尽瘁。”

    圣上对于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直言道:“朝中许多人都看的明白,朕对那两个儿子都不太满意。”

    随即话锋一转,又道:“正如同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之位空悬太久终究不妥,因此朕需要爱卿相助,暗中考察朕的儿子,看看是否有足够的能力。”

    只说能力,不谈品行,似乎听上去有些不妥。

    但孙敬远明白,圣上如今一心开疆拓土,无比坚定的认为能够拓展大周版图,那么就需要有能力守住江山的继位者,因此能力当属第一。

    至于品性……

    他日若继承大统,谁敢言天子品性有缺?

    如今圣上兴兵的意图越发明显,一旦发起战事,兵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如此一来,便令人有些想不明白,圣上到底是偏爱安王,还是更加看重纯王?

    其他几位王爷是否也在圣上考虑范围?

    孙敬远越想越不明白,索性收敛心思,开口道:“老臣谨遵圣喻。”

    从头到尾他都不曾表露个人想法,未尝不是在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圣上也不在意,忽然转言道:“朕把江景辰调去陇右道募兵,是因其与朕的儿子走的太近,朕希望爱卿能够引以为戒。”

    哪个儿子?

    太近是多近?

    圣上并未言明,孙敬远也懒得猜测,只道:“老臣定当恪守本分,绝不辜负圣恩。”

    在他看来,圣上的心理着实有些矛盾。

    既有意让朝臣暗中辅佐皇子,又防范着皇子与朝臣走的太近。

    许是圣上觉得正值壮年,胸中大志尚未实现,即便面对亲子,也不愿下放哪怕一丝权利。

    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

    总之,甘露殿中短暂的君臣谈话,致使孙敬远感到一阵强烈的不安。

    他似乎被圣上强行安排站队了!

    这种事令人很无奈,也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

    山雨欲来风满楼。

    午后。

    调纯王入兵部的旨意颁发,身在工部的李谨言得知后,十分“不小心”砸碎了一尊上好瓷器,而后更是“发自肺腑”恭贺兄长调任。

    李守拙接到旨意后,心情极为复杂,有兴奋,也有不敢置信。

    入宫谢恩时,圣上态度温和,勉励了几句,以至于李守拙生出一种错觉:父皇要选我当太子了?

    但错觉终究是错觉,李守拙很快平复下激荡的情绪,谢恩后第一时间找到母妃,询问道:“是您让父皇调孩儿入兵部吗?”

    薛贵妃笑而不答,反问道:“为什么就不能是你父皇看重你?”

    李守拙闻言,自嘲一笑,摇头道:“您是在与儿子说笑吗?”

    “总算你还能有点自知之明。”薛贵妃笑的越发灿烂。

    李守拙顿时黑脸,奈何对面之人乃是生身之母,心中纵有不悦,也不敢有半分不恭敬。

    薛贵妃见状,故作悲伤,感慨道:“儿子大了,本事见长,都敢当面给我摆脸色,我这命可真苦啊!”

    李守拙嘴角隐隐抽搐,深深吸了口气,努力挤出笑脸:“儿子不敢,儿子知错,求母妃原谅。”

    薛贵妃慢悠悠说了句:“瞧瞧你,哪里有半分求原谅的样子。”

    李守拙满心无奈,挥退殿内宫人,干脆利索跪下,恭声道:“儿子知错,恳求母妃原谅。”

    薛贵妃轻叹道:“你总是这般正经,实在是无趣。”

    李守拙哭笑不得,近乎哀求道:“母妃就饶了儿子吧。”

    薛贵妃自顾自往榻上一躺,慢悠悠道:“你也别多想,他调你进兵部,并非是有多看重你,只不过是为了平衡罢了。”

    李守拙立刻起身,近前追问:“也就是说,父皇同样也有旨意给老三?”

    薛贵妃摇头道:“不是老三,而是皇后。”

    李守拙疑惑道:“这里面有她什么事?”

    薛贵妃冷冷一笑:“今早她向圣上请旨,说是要前往玄元观祈福。”

    皇后凤印被夺,宫权旁落,被禁中宫之中,无旨意不可擅出。

    谁都知道玄元观里住着贵太妃,说是前去祈福,实际上就是前去求援。

    李守拙疑惑道:“早不去,这时方才起意,她怎么想的?”

    薛贵妃摇了摇头:“她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