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满载而归(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普通观众的认知中,影帝和影后算是风光无限的桂冠,但在所有电影节里,最重要的奖项往往是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丢掉最佳男演员,并不是啥泼天大事,也不能代表电影的成败。

    毕竟,导演才是电影的灵魂。

    虽然关注度不如最佳男\/女主角,但最佳导演的颁布,还是让国内的收视率暴涨。

    毕竟相比于希斯·莱杰或者说被抵制的章小花,李桉和董熹才是自己人。

    “董熹什么时候登台?”

    “恶心,谁看过《卡波特》,这个白胖子演的能比希斯·莱杰好?”

    “为什么提名名单里没有董熹?”

    在很多并不了解奖项运作的国内观众眼里,他们甚至认为《断山》的导演是董熹,而让他们守在电视前的动力,也来源于此。

    至于李桉,那不是董熹的副导演吗?

    嗯,这是跟这段时间《昆仑》铺天盖地的宣传搞混了。

    颁奖嘉宾公布提名名单,大屏幕上依次出现入围者或是平淡或是微笑的脸庞。

    “李桉,《断山》!”

    董熹和李桉在小声低语,丝毫不避讳镜头的直播,51岁的李桉已经是第三次获得提名,在2001年就凭借着《卧虎藏龙》拿过一次金球奖最佳导演。

    而他的竞争对手们,在媒体的预测中,也就首次提名的克鲁尼和第十次提名的斯皮尔伯格,有些竞争力。

    0和10,差别其实也不大。

    在一连串的铺垫后,颁奖嘉宾拆开信封,对着镜头笑着说道:“获得第63届金球奖最佳导演的是:《断山》—李桉!”

    宴会厅顿时沸腾了,伴随着《断山》那忧伤的吉他声今晚第三次响起,“啪啪啪~”的掌声连绵不断。

    舞台大屏幕里李桉微笑着起身,和董熹等剧组人依次拥抱,然后迈步走向舞台,这是属于他的荣耀时刻。

    【快讯:李桉再度加冕金球奖!】

    而记者们也将早已准备好的稿件,通过互联网飞速的传向全球。

    国内观众也乐疯了,尤其是那些早早起床守在电视前的人,说好的“华国年”却当了整晚的配角,《功夫》的周星弛输了,《艺伎回忆录》的章子伊也没有赢。

    如今终于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憋了一整场的气,算是长舒出去。

    于是纷纷呼朋唤友,在微博或者qq空间,留下自己的评论,增加参与感。

    普通观众尚且如此,圈内的明星更是如同过年一般,第一时间送上祝福。

    “恭喜李导再次加冕金球奖!——刘火花。”

    “好事成双,奖拿一双!——华仔。”

    “什么叫专业?这个就叫专业!——吴综宪。”

    两岸三地的明星,不管是天王大咖还是龙套糊咖,都在秀着自己的存在感。

    看似他们是在替李桉摇旗呐喊,增加声势,但实际上完全是看在其背后站着的董熹。

    毕竟李桉在厉害,也只是一个导演,很多圈内人一辈子也很难跟他有所联系,但董熹不一样,身为内娱大佬。

    只要你还在这个圈子混,那么随时都有交集的地方。

    “首先感谢我的太太,这么多年来是她的默默支持,才能让我专注在工作上!”

    李桉登台首先感谢了他的妻子,两人的感情很好,算是娱乐圈为数不多的模范夫妻。

    “其次是剧组的所有演员以及幕后工作人员,没有他们无私的付出,就不会有这么棒的作品!”

    被点名的詹姆士·沙姆斯笑着整理了一下眼镜,而希斯·莱杰与杰克·吉伦哈尔则鼓掌大笑,海瑟薇笑得更是仿佛要生吃小孩……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boss董熹……”李桉说着看向董熹的位置,笑着说道:“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你对我说的那些话。”

    此刻一向是温吞的李桉微微弯腰面向麦克风,右手将奖杯高高举起,充满激情的大声喊道:“是的,我们做到了!”

    熟悉他的人都大吃一惊,毕竟他以往给人的感觉,是火烧了屁股都不会跳起来的性格。

    无视众人的反应,李桉继续说道:“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再来一次!”

    “当然!”台下的董熹挑了挑眉,他自然明白对方指的是什么。

    《昆仑》还未开拍,就已经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

    李桉拿完奖后,就去了颁奖后台的新闻间,接受Nbc的即时直播采访。

    不过很快,他就摇摇晃晃的从后台钻出来,一路接受着祝福,回到《断山》剧组所在的桌子上。

    因为接下来,典礼也进入最终环节,颁发剧情类最佳影片。

    因为是马丁·路德·金纪念周的缘故,负责颁奖的嘉宾选择了老牌影帝丹泽尔·华盛顿,如同他对任何角色都拿捏的四平八稳,他的颁奖也是如此。

    简单的介绍入围影片,饱满的声音、流利的口语,都显得极剧张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