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小人善变(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风信子的本质为何?

    叶木从元屠城出发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风信子内有一种十分玄奇的微型阵法,精妙无比,不动时阵法如同一幅画,一旦神念传入阵法引起阵法变动,就会让这幅画活过来!

    于此同时,另一幅和这幅画绑定链接的画,便会出现同样的场景!

    这便是它能传递文字乃至于声音的缘由!

    只是也有太多的限制。

    首先就是风信子的材料。

    如果材料不够好,那就无法承载其中的阵法,只能尽量简化,传送能力和距离都会大打折扣,就如同一般的风信子,只能传递文字消息,距离也只有几万里左右。

    可若是材料太过贵重,又无法做到将其熔炼一体,做成方便携带的模样。

    那些能够跨领传递消息的风信子,大多都是一丈多高!能跨郡传递消息的风信子,差不多有一间宫殿那么大!至于能跨州传递消息的风信子,只有一些古老的世家才有资格拥有,而且也不再称为风信子,而是叫做灯塔。

    顾名思义,那是一座宏伟的塔型建筑,每一层塔身上都布满了无数的微型禁制。

    关于那个阵法,叶木用了十二天时间才终于勘破其中的奥妙。

    但是勘破归勘破,想要改动确实难如登天。

    风信子作为修士最基础常用的东西,从发现到沿用至今已经数亿万年了,无数前辈穷尽智慧才将其完善到如今的地步,已经到了改无可改的地步了!

    信息传送阵内的每一个阵法细节已经做到了完美,道韵天成,任何一处轻微的改动都会导致阵法不稳,功效大大缩减!

    叶木实验多次,均以失败告终,报废了数十枚风信子。

    不过当叶木换了一个思路后,问题迎刃而解。

    风信子内的阵法运行时,是如何引起相应阵法的共鸣的?

    叶木用两枚风信子不停的传信,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观察其中的原理,终于在数十亿次的观察下,发现了一丝端倪。

    虽然这十二个时辰将他累的神念虚脱,但叶木依然兴奋无比。

    他终于找到了规律!

    每次阵法运行时,由阵法的变化引起阵法内空间极为细微的扭曲!细微到如果不是他数十亿次的观察,都难以察觉到!

    正是这种扭曲以一种未知的方式同时传递到另一处与之绑定的阵法之上!

    那么这种绑定是何原因?

    休息大半日后,叶木再次开始观察,不过这次却是越来越疑惑。

    没有任何预兆,也没有任何规律,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是在那股微弱的扭曲出现后同时出现的消息。

    叶木苦思冥想,却始终找不出问题的症结,那几日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神经质,好在坐在商船的船舱里,并未有人发现他的异样。

    直到即将到达原阳城的前一天,形神枯槁的叶木在否决了数万种猜想后,又想起一种新的猜想。

    风信子内的阵法引起的变化应该就是那处极为细微的空间扭曲,而那处空间扭曲背后有一扇门,门后有无数条通道,一旦两枚风信子建立起连接,就像是在两扇门后修建了一条“路”,通过这条路,门两端会出现同样的空间扭曲,空间扭曲再触动阵法,依此便能满足信息的传递!

    那条路应该比实际空间的距离要近,否则也不会出现距离过远就无法传递消息的情况!

    不过这样一来,就又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两枚风信子内的空间扭曲明明就是同一时间内出现的!这一点,进行了数百亿次实验的叶木绝对不会弄错的!

    那么这样一来,又回到了原点,如何绕开这个距离?

    难道是风信子内的阵法出了问题?

    叶木再次将目光看向风信子内的阵法。

    叶木不再局限于风信子内部,直接在外部布下了传讯阵法,终于让他发现了端倪!

    这个发现让叶木苦笑不已。

    风信子原来并不是依靠那股微弱的空间扭曲传递消息的,而是通过这阵法本身!

    两个传讯阵法是类似于灵魂玉珏的原理来传递消息,即必须能彼此清晰的感应到对方,且还要有牢固的牵引,即两个风信子之间的接触绑定!

    若是距离近,无需阵法之间传递,单靠那股微弱的空间扭曲即可!

    可若是距离过远,就无法彼此定位,如同灵魂玉珏一样,只能得出一个大概范围,也就无法再联系。

    而且此时会因为距离过远,导致阵法无法感应,阵法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感应另一副阵法,会自主出现变化,这会导致阵法无法创造出那股极其微弱的空间扭曲,自然也无法再联系!

    于是为了能够更远的传递消息,修士们一次次改进阵法,增加风信子的阵基强度,却又一次次的与真正的答案擦肩而过!

    叶木一时间唏嘘不已。

    不过当叶木想要改变风信子时,却发现依然困难重重。

    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