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许老师的学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剩下的一条红鲤鱼,赵小禹也没有拿回家。

    他跑到孙桂香家的院门外。

    毫无意外,从大门墩上伸出两根椽子横在那里。

    椽子自然挡不住赵小禹,但他不敢进去。

    黑狗许是听到了脚步声,许是闻到了鱼的腥味,汪汪地从院里跑了出来,扑向赵小禹。

    赵小禹喊了一声,黑狗不退,反而叫嚣得更凶猛了,露着尖牙利齿。

    狗从来都是最懂人类的,家里无论来了什么人,哪怕它知道是谁,但在主人确认之前,它都要将其拒之门外。

    赵小禹后退了几步,黑狗追了上来,好在只是叫,并不下口。

    这也是狗的可贵之处,不虚张声势不足以吓退来访者,但真要下口咬人,则会给主人添麻烦。

    这时,听到“啾啾”两声,黑狗得到命令,立刻停止了叫嚣,转身回到大门口,爬伏在站在两根椽子后面的金海脚下,嗷呜嗷呜地撒着娇,摇着尾巴。

    看到金海,赵小禹笑着跑过去,问:“你妈呢?”

    金海回头努了努了嘴:“在家。”

    他看到了赵小禹手里的鱼,眼睛中闪出惊奇的光芒。

    “哪来这么大的鱼?”

    “我抓的!”赵小禹得意地炫耀着,空着的一只手摸了摸沾在头发上的干泥块,仿佛那是他的荣耀,像爷爷身上的枪伤,像士兵胸前的勋章。

    他把鱼往高提了提,“送给你,你拿回去,让你妈给你炖着吃,这鱼刺不多,肉大。”

    “真的要送给我吗?”金海有点不敢相信。

    “真的啊,快拿着吧!”

    金海高兴地接过鱼,双手提着菅草,把鱼提到眼前,爱不释手地端详着。

    “咱们一起去上学吧。”赵小禹开始替许清涯招募学生。

    “我妈让我明年上。”金海说。

    他比赵小禹和许清涯小一岁,还不到上学的年纪。

    全村共十一个小队的孩子,拼凑出一个小学,建在村部,距离新建队七八里路,所以那里的孩子上学普遍都晚。

    因为离家远,学校只能实行“一放学”制度,即:中午不回家,一早去了学校,下午两三点一次性放学。

    午饭靠自带的干粮解决,不带干粮的就得饿着。

    那时的孩子,都有超强的忍饿能力。

    什么午休,不存在的。

    这样的制度也达到了家长们“压榨”孩子劳动力的目的,放学回家后,还要去地里干活。

    “不是上那个学,是上许清涯的学。”赵小禹解释道,“许清涯现在当老师了,要教我们这些还没上学的孩子念aoe,算算术。不用去学校,就在村里。”

    “许清涯是老师?”金海不解,“她不是刚上学吗?”

    “啊呀,跟你说不清,我明天过来找你,咱们要准备一个书包,一个本子,一支笔……”

    赵小禹忽然住了口,他看到孙桂香从正屋出来,向这边走过来。

    “金海,谁呀?”她说着,看到了赵小禹,脸立刻拉下来,走到大门口,满怀敌意地看着赵小禹,“你来干什么?不是让你别再骚扰我家金海了吗?”

    “妈妈,赵小禹给咱们家送的鱼。”金海把那条鱼提起来,可怜巴巴地说。

    显然,他很想把它据为己有。

    孙桂香瞅了一眼那鱼,脸上的神色并没有缓和,问赵小禹:“你给我们家送鱼干什么?”

    赵小禹挠了挠头:“你送给我家的肉和虹豆真香,我送一条鱼还给你家。”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这是我抓的鱼,我爸和我爷爷不知道。”

    孙桂香的眼皮子抬高一些,旋即又耷拉了下来,对金海说:“把鱼给他。”

    金海只得把鱼从两根椽子上递出来。

    赵小禹却没接,转身跑了。

    不知是不是那条鱼发挥了作用,孙桂香竟然不再阻止金海和赵小禹来往了,也允许赵小禹去她家了,尽管她每次看到他时,还是很不友好。

    许清涯的“学校”很快办了起来,就在她家的院子里。

    她爸妈不像村里人一样讨厌赵小禹,也很支持她的“办学事业”。

    她家有三个孩子,许清涯还有两个哥哥。

    大哥已经上了初中,在公社住校。

    二哥也已经上四年级了,每天放学回家,都要跟着爸妈去地里干活。

    做为最小的孩子,爸妈很宠许清涯,既然她想“办学”,那就办吧。

    孩子嘛,爱玩就让她玩去。

    她爸甚至还给她用墨汁粉刷了一块小黑板,钉在院墙一角。

    许清涯在土地上画了一个四方框,代表教室。

    她拿着从学校带回来的粉笔,装模作样地在黑板上书写“aoe”和“1+1=2”。

    她的学生只有两个,赵小禹和金海。

    两人没有桌子,搬来土坯充当凳子,正襟危坐着,倒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