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 张择端论朝纲(2/3)
在翰林院任编修之职,这个也是一个闲官。他平生就喜欢作画,如今他又迷上了养狗,这天他正在自己家中训狗,突然家人来报说是沈柏景来访。张择端不敢怠慢,急忙出迎。
张择端见到沈柏景笑哈哈的抱拳,道:“原来是宣慰使大人光临,寒舍可是蓬荜生辉啊?”
沈柏景有些尴尬的说道:“张兄是在耍笑小弟不成?”
张择端把沈柏景引入府中,分宾主落座,道:“贤弟,你我都是熟人,到我这里有何贵干?”
沈柏景道:“小弟,有一事不明想在张兄面前领教领教。”
张择端道:“我虽不才,但是在这东京任职也是多年了,凡是东京官场上的事请也算是知道一二。”
沈柏景道:“正是官场之事。你我本来要去陕西,可是童公子病了,原本并非官员,但是为广阳郡王世子,咱们等也等得。但是今日我看这个衙内在街上招摇过市,却是为何?”
张择端笑道:“沈贤弟以为为何呢?”
沈柏景道:“真是不知,还请张兄指教。”
张择端道:“敢问沈兄宦海浮沉为何?”
沈柏景想了想,道:“这些年朝中无人而已。原本走了梁大人的门路,他天子宠信时号称‘隐相’,可与当今蔡丞相和广阳郡王并立。但如今大不如前,所以我也就成了宦海之浮萍,上下起伏。”
张择端道:“贤弟由此见识,也算是见识不凡了。如今天子笃信道教,不理朝政。朝中群臣或投靠丞相蔡京或投靠广阳郡王,再加上最近崛起的太宰张邦昌大人,朝中隐隐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沈柏景想了想道:“却是如此,不过这个跟童衙内装病有关系。”
张择端道:“朝中三足鼎立,军中也是如此。如今我大宋分成禁军、厢军和西军,也是三足鼎立也。”
沈柏景道:“这西军虽然强悍,但是终归也是厢军啊。”
张择端道:“西军虽说是厢军,但是却跟河东军、北军不一样。自真宗年间独自抵御西夏以来,逐渐自成体系,军中五品以下官员自行任命,只需道枢密院备案即刻。原本西军贫苦,辎重粮饷皆依靠朝廷,朝廷因此也对他放心。
自从宣和二年开始方腊作乱,禁军、厢军都无法剿灭,西军南下以秋风扫叶一般剿灭了劫粮了大量财富,再加上种老侯爷这些年如同苍天保佑一般,不但战场上连战连捷,而且制造出各种稀奇珍贵的货物,如今西军的商队遍布天下,获利更是巨大。因此如今西军的粮饷早就受朝廷的掣肘,已经成为了藩镇。”
沈柏景吓一跳,道:“这种老侯爷,难道要行唐末李克用之事,对我大宋不利吗?”
张择端道:“我看种老侯爷直向广大,但是心怀百姓,倒是不会行大逆不道之事。不过西军的那些狼兵虎将又是什么想法呢?朝中的各派大臣又是什么想法?”
沈柏景道:“天子是什么想法?”
张择端看了沈柏景一眼,冷冷的哼道:“当今天子,只怕他老人家就是要当个道君皇帝而已。”
张择端的这句话吓了沈柏景一跳,这简直就是在指责当今皇上是一个不理朝政的昏君!他急忙阻止道:“张兄慎言”
张择端道:“贤弟所言极是,君王之心岂是我等臣下能够揣度的。”
沈柏景想了想,如今的道君皇帝真的可能就是一个昏君,蔡京、童贯、张邦昌包括那个提拔自己的梁师成,各个都算的上是谗臣。昏君谗臣当道,这大宋国表面繁荣,实际上已经有,亡国之象。如过大宋将亡,谁可以替代之呢?他不觉的望向西北发愣。
张择端见沈柏景发愣,问道:“贤弟因何发呆?”
沈柏景听张择端发问,猛然回过神来。道:“我这里走神了,张兄所言极为有理。可是始终没说童衙内装病之事呀。”
张择端道:“天子沉迷道法,朝中大臣都想着把持朝纲,为己牟利。谁都知道,朝中各派已经形成固定的利益分配,朝堂之外只有西军特立独行,自成体系。朝中大佬当然想分化西军,瓜分西军产生的利益。只是慑于西军强悍,不敢动手而已。
这个陕西宣慰使的职位空缺多日,不是没人看得上这个职位,也不是老弟你为官刚正不阿,而是这个官位提调管理整个陕西诸路文武,其中包括已成藩镇的西军,所言没人敢去而已。”
沈柏景没想到西军现在已经如此强悍了,也非常担心自己安危,道:“如此说来真是可怕,难道广阳郡王也怕西军不成?”
沈柏景道:“广阳郡王当过陕西宣慰使,他和西军是当初是相互利用,西军支持他得到王公职位,他帮助西军获得粮草军资。如今双方合作基础不在,因此难免生出嫌隙。广阳郡王早就没有了控制西军的本钱,但是却想向从前那样在西军身上攫取大量的利益,这就是他派童衙内跟你我一起取陕西的原因。这个童川没有广阳郡王的勇气见识,因此不敢贸然前往,所以才装病不去。”
沈柏景道:“那我们怎么办?”
张择端道:“等就
张择端见到沈柏景笑哈哈的抱拳,道:“原来是宣慰使大人光临,寒舍可是蓬荜生辉啊?”
沈柏景有些尴尬的说道:“张兄是在耍笑小弟不成?”
张择端把沈柏景引入府中,分宾主落座,道:“贤弟,你我都是熟人,到我这里有何贵干?”
沈柏景道:“小弟,有一事不明想在张兄面前领教领教。”
张择端道:“我虽不才,但是在这东京任职也是多年了,凡是东京官场上的事请也算是知道一二。”
沈柏景道:“正是官场之事。你我本来要去陕西,可是童公子病了,原本并非官员,但是为广阳郡王世子,咱们等也等得。但是今日我看这个衙内在街上招摇过市,却是为何?”
张择端笑道:“沈贤弟以为为何呢?”
沈柏景道:“真是不知,还请张兄指教。”
张择端道:“敢问沈兄宦海浮沉为何?”
沈柏景想了想,道:“这些年朝中无人而已。原本走了梁大人的门路,他天子宠信时号称‘隐相’,可与当今蔡丞相和广阳郡王并立。但如今大不如前,所以我也就成了宦海之浮萍,上下起伏。”
张择端道:“贤弟由此见识,也算是见识不凡了。如今天子笃信道教,不理朝政。朝中群臣或投靠丞相蔡京或投靠广阳郡王,再加上最近崛起的太宰张邦昌大人,朝中隐隐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沈柏景想了想道:“却是如此,不过这个跟童衙内装病有关系。”
张择端道:“朝中三足鼎立,军中也是如此。如今我大宋分成禁军、厢军和西军,也是三足鼎立也。”
沈柏景道:“这西军虽然强悍,但是终归也是厢军啊。”
张择端道:“西军虽说是厢军,但是却跟河东军、北军不一样。自真宗年间独自抵御西夏以来,逐渐自成体系,军中五品以下官员自行任命,只需道枢密院备案即刻。原本西军贫苦,辎重粮饷皆依靠朝廷,朝廷因此也对他放心。
自从宣和二年开始方腊作乱,禁军、厢军都无法剿灭,西军南下以秋风扫叶一般剿灭了劫粮了大量财富,再加上种老侯爷这些年如同苍天保佑一般,不但战场上连战连捷,而且制造出各种稀奇珍贵的货物,如今西军的商队遍布天下,获利更是巨大。因此如今西军的粮饷早就受朝廷的掣肘,已经成为了藩镇。”
沈柏景吓一跳,道:“这种老侯爷,难道要行唐末李克用之事,对我大宋不利吗?”
张择端道:“我看种老侯爷直向广大,但是心怀百姓,倒是不会行大逆不道之事。不过西军的那些狼兵虎将又是什么想法呢?朝中的各派大臣又是什么想法?”
沈柏景道:“天子是什么想法?”
张择端看了沈柏景一眼,冷冷的哼道:“当今天子,只怕他老人家就是要当个道君皇帝而已。”
张择端的这句话吓了沈柏景一跳,这简直就是在指责当今皇上是一个不理朝政的昏君!他急忙阻止道:“张兄慎言”
张择端道:“贤弟所言极是,君王之心岂是我等臣下能够揣度的。”
沈柏景想了想,如今的道君皇帝真的可能就是一个昏君,蔡京、童贯、张邦昌包括那个提拔自己的梁师成,各个都算的上是谗臣。昏君谗臣当道,这大宋国表面繁荣,实际上已经有,亡国之象。如过大宋将亡,谁可以替代之呢?他不觉的望向西北发愣。
张择端见沈柏景发愣,问道:“贤弟因何发呆?”
沈柏景听张择端发问,猛然回过神来。道:“我这里走神了,张兄所言极为有理。可是始终没说童衙内装病之事呀。”
张择端道:“天子沉迷道法,朝中大臣都想着把持朝纲,为己牟利。谁都知道,朝中各派已经形成固定的利益分配,朝堂之外只有西军特立独行,自成体系。朝中大佬当然想分化西军,瓜分西军产生的利益。只是慑于西军强悍,不敢动手而已。
这个陕西宣慰使的职位空缺多日,不是没人看得上这个职位,也不是老弟你为官刚正不阿,而是这个官位提调管理整个陕西诸路文武,其中包括已成藩镇的西军,所言没人敢去而已。”
沈柏景没想到西军现在已经如此强悍了,也非常担心自己安危,道:“如此说来真是可怕,难道广阳郡王也怕西军不成?”
沈柏景道:“广阳郡王当过陕西宣慰使,他和西军是当初是相互利用,西军支持他得到王公职位,他帮助西军获得粮草军资。如今双方合作基础不在,因此难免生出嫌隙。广阳郡王早就没有了控制西军的本钱,但是却想向从前那样在西军身上攫取大量的利益,这就是他派童衙内跟你我一起取陕西的原因。这个童川没有广阳郡王的勇气见识,因此不敢贸然前往,所以才装病不去。”
沈柏景道:“那我们怎么办?”
张择端道:“等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