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你还得再磨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故而产生一丝好奇和探求的欲望。

    诚然,杨湜绾与这位林府的大公子素昧平生,可他的名声倒也听得几分,一方面有元瑶在替林尽染打探,其次,林吴二府的亲事早已传遍,商户之间也常有私下议论。听说是有断袖之癖,如此竟还要与吴府小姐成亲,当真是鲜廉寡耻,如此想来,成见更深。

    “再次深谢。林公子若无他事,妾身先行告辞。”

    杨湜绾本就是出于礼貌,特地道声谢而已,可未曾想将自己当做摆件任由他欣赏。说罢,欠身一礼就要离去。

    “姑娘且慢。”林明礼听她语音有些微冷,顿感唐突冒昧,深揖一礼,以致歉意,讪然道,“林某孟浪,还请见谅。在下绝无轻薄之意。”

    “不过是萍水相逢。”杨湜绾并未听他多言,只留下这一句话就已迈开步子离去。

    林明礼扭捏片刻,壮着胆子,上前两小步,仰首望着石桥上的杨湜绾,高声问道,“敢问姑娘芳名?”

    杨湜绾身形一怔,只愣了两息,又步履匆匆地下了石桥,口中喃喃自语,“还说未有轻薄之意。”

    对岸的元瑶看了热闹,还未等杨湜绾近身,替她回应,“她叫杨湜绾,公子可记好了?”说罢又是几声媚笑。

    杨湜绾见状,臊红着脸,扽了扽元瑶的衣袖,嗔怪道,“说予他作甚?”

    “能让林大公子险些追上来问芳名的,绾儿还是头一个。”元瑶笑脸盈盈地挽上杨湜绾的藕臂,调笑道,“看来你二人相谈甚欢。虽说他现下已有亲事,不若予他做妾如何?”

    “那我还不如去静心庵当个女和尚。”杨湜绾翻了翻白眼,一面说起林明礼与她相见时是何等情状,一面往芙蓉园外而去。

    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

    林明礼望着杨湜绾的倩影怔怔出神,她不同于其他女子,无论是眼神还是声音,诸如娘亲、府中侍女、还有安乐居的姑娘,都未能像杨湜绾这般,令他如此清晰的铭记这双凤眼、这副嗓音。

    ‘不过是萍水相逢’,林明礼的耳畔不断地回响起杨湜绾的这句话。不知为何,除却家人与林尽染之外,还有人能令他的心湖泛起涟漪。

    “杨湜绾···”林明礼口中不断地念叨这个名字,弟弟不就是想促成自己与她之间的姻缘吗?或许是对杨湜绾这个名字太过熟稔,又或是她与林尽染有些渊源的缘故,否则方才又怎会如此。想到此处,林明礼不禁一声喟叹,默默转身离去。

    日色渐晚,暮霞褪尽。

    文英殿内灯火如昼,楚帝端坐在御榻上品读林尽染的那册诗集,时而两道浓密清晰的眉向中心一攒,时而又舒展面容,会心一笑。

    孙莲英在一旁躬身问询,“陛下还未用晚膳,奴才可要先备些?”

    但楚帝的心思几是集中在那册诗集上,并未予他任何反应。孙莲英只得在一旁又轻声唤着‘陛下?陛下?’

    “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已近戌时。”

    楚帝稍稍点头,可目光仍在手中的诗集上,沉吟道,“那就再等等。”

    只话音刚落地,又抬首望向孙莲英,“先备着吧,算着时辰也该来了。”

    “谁该来了?”

    孙莲英闻言怔忡。早些时候,这京都府尹刚刚来过,回禀城外命案,可至此也未有宣召,哪还有人会在此时进宫。可知迟疑片刻又蓦地恍然,当下能不听宣召就能进文英殿的,除了林御史这位爷还能有谁,旋即屈身告退,准备晚膳。

    楚帝不再理会,只将目光又移至诗集上,低声吟诵。

    未多时,林尽染果真行色匆匆地踏进文英殿。与寻常不同,今夜可不等孙莲英通传就已火急火燎地入殿。

    “臣,拜见陛下。”

    楚帝嘴角微不可察的勾起一抹弧度,也不知是因为猜对林尽染会来,还是说品读到诗集中的佳句。

    “起身,一同用膳吧。”

    杜子腾既将这桩命案通禀楚帝,自然是早早得了密旨。方才在与那明月居的掌柜闲叙后,杜子腾就将进宫一事告知予他。林尽染自然是心领神会,马不停蹄地就往宫里赶。

    楚帝只吃了一口菜肴就已放下玉箸,直接将话题带入重点,“染之认为,林明礼身旁的书童是何人所害?”

    “不该是林尚书最有嫌疑吗?”

    林尽染见楚帝已动筷,也就不再拘束,今日东奔西跑,实在疲累,趁此时机赶紧吃上几口。

    “你且说说。”

    林尽染坦然地迎视楚帝的眼睛,“林明礼与其书童的流言不止,眼下又与吴府的婚事将近,若不尽早除去‘祸害’,于这位大公子的名声有百害而无一利;其二,林明礼当下禁足府中,而清风又被他安顿在城外,而此等命案若要传进林明礼的耳朵里,依林尚书的手段,怕是得要大婚之后,此等良机,林尚书又怎会放过。”

    楚帝板着脸,拧着眉头说道,“你又何必敷衍朕呢。”

    “臣只是做了绝大多数人应当有的判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