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吴兰亭(2/3)
酒赏舞,明礼可愿同去?”三皇子眼里满是期待,却未曾发觉他的异样。
“三弟,明礼去安乐居不过去看一眼染之的诗词。”二皇子的声音骤响,笑盈盈地予林明礼颔首示意,又予老三说道,“方才还说让明礼早些回府,好生歇息,现下又怎换了主意?”
“二哥,你······”三皇子一时被气得脸颊通红,好个老二,在旁侧听了许久,此时倒是跳出来予林明礼解围。
默然片刻,三皇子又展颜一笑,“吾与二哥许久未曾同去安乐居,不若一同前去?”
“中秋诗会不才在望仙楼······”
还未等二皇子将话说完,老三直接拽着他的胳膊离去,只留下一道余音,“明礼,改日再约,记得早些回府。”
三皇子将其二哥拽上自家马车,赶忙吩咐回府,以免老二还要回去。
二皇子一面抚整袖袍,一面不满的问道,“三弟难道要向明礼隐瞒清风之死?”
许是碰上辞青回城的人潮,车外的声响颇为喧嚣,二皇子也并未刻意压抑语音。
“纸条交予染之后,他又给了杜子腾,以作证物。途中予吾分说其中的利害关系,故而···此事先暂且瞒下吧。”
二皇子身形一顿,迟怔片刻后,放下双手,轻笑道,“无怪他会允吾等留下亲卫,倒是有几分礼尚往来的意思。”
“二哥已知晓他的心思?”
“染之可已猜出纸条是何人所书?”
三皇子微微颔首,“他猜的也是吴兰亭,且这吴府小姐与他夫人有些交情,这才将纸条交予吾与二哥手中。”
二皇子长叹一声,思忖良久才幽幽道,“这吴兰亭倒是心有成算,料定我二人会顾及染之的颜面,不会在诗会上将纸条交予明礼。染之又将纸条交予杜子腾,以作证物,可纸条若是出于吴兰亭之手,又算得上什么凭证。此举亦是提醒我们莫要多事,暗中将清风之死告知林尚书,让尚书令相机决断,承我二人的情,以成全林、吴之间的婚事。可染之怎又突然会为明礼的婚事这般操心······”
三皇子倒未有老二这般多的心思,脱口而出道,“兴许是不愿毁去一桩姻缘。”
二皇子轻吁一声,眼下想的再多也无用,既已离开芙蓉园,当下再去寻林明礼提起此事,不免显得刻意。
“趁明礼未曾回府前,可先去林府将此事告知林尚书。”
“纸条一事也得告知?”
“自然要说,连是谁送予我二人的都得说。否则,这份情,林尚书承得未免太轻了些。”
老三怔怔坐在那儿半晌,未发一语,心里如同被一团棉絮堵住一般,说不出的难受。却终归忍不住说道,“你们这些耍心计手段的,心可真脏。”
二皇子笑了两声,“看来三弟是想明白了?”
“吾···”三皇子欲言又止,只阖眼长叹一声,“吾也脏。”
二皇子的笑容霎时凝滞,刚抬起的手又悬在半空,想要劝慰,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旋即无力地垂下那想拍拍弟弟胳膊的手···
话说,吴兰亭邀李时安同坐马车,欲送她先回林府,一路上吴兰亭好几次想开口,却又如鲠在喉。
“自上次雅集与妹妹可有半年未见,怎今日还生份了许多?”李时安倒是颇显得熟络,径直端起座旁的水壶沏了两盏茶,只当是在自家的马车。
吴兰亭见状,肩膀倒是松了一些,可柳眉依旧紧蹙,道,“哪是妹妹与姐姐生份,只是···只是···”
可半晌又未曾吐露一个字,素手攥得裙摆生紧,面上仍是焦急之状。
李时安不紧不慢地抿了一口茶,柔声问道,“妹妹可是为婚事发愁?”
吴兰亭踌躇良久,微不可查地点了点螓首,将身子稍稍倾向李时安,低声道,“这门亲事是祖父定下的,连我爹也是赐下圣旨后方才知晓,纵使有万般不舍,但也只能依从祖父的意思。”
“女子的婚事,岂容自己做主?”李时安说罢摇了摇头,美眸微垂,似是回忆往事,片刻后又展颜一笑,“当初姐姐的婚事也是父亲做主,所幸遇见的是染之。”
吴兰亭不禁一翻白眼,没好气地揶揄道,“妹妹哪有林夫人的福气,能遇林御史这等良人。”
李时安捂嘴一笑,“不日,姐姐亦可称你为林夫人。”
“妹妹这林夫人与姐姐可是云泥之别。”
吴兰亭说罢眸色有些黯淡,可发白的指节俨然道尽她心中的无奈。今日这步险棋已是她的救命稻草,若是林明礼为书童与林尚书反目,再传出些闲言碎语,兴许这桩亲事尚有回旋的余地。
纵使有陛下的赏赐,可终究不是赐婚,况且当下还未行纳征之礼。
李时安见吴兰亭如此模样,不忍调笑,但此事几已传遍长安,亲事哪是说退就能退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妹妹还能逃婚不成?”
吴兰亭闻言,眸色一亮,紧紧抓着李时安的柔夷,高声道,“姐姐此言·
“三弟,明礼去安乐居不过去看一眼染之的诗词。”二皇子的声音骤响,笑盈盈地予林明礼颔首示意,又予老三说道,“方才还说让明礼早些回府,好生歇息,现下又怎换了主意?”
“二哥,你······”三皇子一时被气得脸颊通红,好个老二,在旁侧听了许久,此时倒是跳出来予林明礼解围。
默然片刻,三皇子又展颜一笑,“吾与二哥许久未曾同去安乐居,不若一同前去?”
“中秋诗会不才在望仙楼······”
还未等二皇子将话说完,老三直接拽着他的胳膊离去,只留下一道余音,“明礼,改日再约,记得早些回府。”
三皇子将其二哥拽上自家马车,赶忙吩咐回府,以免老二还要回去。
二皇子一面抚整袖袍,一面不满的问道,“三弟难道要向明礼隐瞒清风之死?”
许是碰上辞青回城的人潮,车外的声响颇为喧嚣,二皇子也并未刻意压抑语音。
“纸条交予染之后,他又给了杜子腾,以作证物。途中予吾分说其中的利害关系,故而···此事先暂且瞒下吧。”
二皇子身形一顿,迟怔片刻后,放下双手,轻笑道,“无怪他会允吾等留下亲卫,倒是有几分礼尚往来的意思。”
“二哥已知晓他的心思?”
“染之可已猜出纸条是何人所书?”
三皇子微微颔首,“他猜的也是吴兰亭,且这吴府小姐与他夫人有些交情,这才将纸条交予吾与二哥手中。”
二皇子长叹一声,思忖良久才幽幽道,“这吴兰亭倒是心有成算,料定我二人会顾及染之的颜面,不会在诗会上将纸条交予明礼。染之又将纸条交予杜子腾,以作证物,可纸条若是出于吴兰亭之手,又算得上什么凭证。此举亦是提醒我们莫要多事,暗中将清风之死告知林尚书,让尚书令相机决断,承我二人的情,以成全林、吴之间的婚事。可染之怎又突然会为明礼的婚事这般操心······”
三皇子倒未有老二这般多的心思,脱口而出道,“兴许是不愿毁去一桩姻缘。”
二皇子轻吁一声,眼下想的再多也无用,既已离开芙蓉园,当下再去寻林明礼提起此事,不免显得刻意。
“趁明礼未曾回府前,可先去林府将此事告知林尚书。”
“纸条一事也得告知?”
“自然要说,连是谁送予我二人的都得说。否则,这份情,林尚书承得未免太轻了些。”
老三怔怔坐在那儿半晌,未发一语,心里如同被一团棉絮堵住一般,说不出的难受。却终归忍不住说道,“你们这些耍心计手段的,心可真脏。”
二皇子笑了两声,“看来三弟是想明白了?”
“吾···”三皇子欲言又止,只阖眼长叹一声,“吾也脏。”
二皇子的笑容霎时凝滞,刚抬起的手又悬在半空,想要劝慰,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旋即无力地垂下那想拍拍弟弟胳膊的手···
话说,吴兰亭邀李时安同坐马车,欲送她先回林府,一路上吴兰亭好几次想开口,却又如鲠在喉。
“自上次雅集与妹妹可有半年未见,怎今日还生份了许多?”李时安倒是颇显得熟络,径直端起座旁的水壶沏了两盏茶,只当是在自家的马车。
吴兰亭见状,肩膀倒是松了一些,可柳眉依旧紧蹙,道,“哪是妹妹与姐姐生份,只是···只是···”
可半晌又未曾吐露一个字,素手攥得裙摆生紧,面上仍是焦急之状。
李时安不紧不慢地抿了一口茶,柔声问道,“妹妹可是为婚事发愁?”
吴兰亭踌躇良久,微不可查地点了点螓首,将身子稍稍倾向李时安,低声道,“这门亲事是祖父定下的,连我爹也是赐下圣旨后方才知晓,纵使有万般不舍,但也只能依从祖父的意思。”
“女子的婚事,岂容自己做主?”李时安说罢摇了摇头,美眸微垂,似是回忆往事,片刻后又展颜一笑,“当初姐姐的婚事也是父亲做主,所幸遇见的是染之。”
吴兰亭不禁一翻白眼,没好气地揶揄道,“妹妹哪有林夫人的福气,能遇林御史这等良人。”
李时安捂嘴一笑,“不日,姐姐亦可称你为林夫人。”
“妹妹这林夫人与姐姐可是云泥之别。”
吴兰亭说罢眸色有些黯淡,可发白的指节俨然道尽她心中的无奈。今日这步险棋已是她的救命稻草,若是林明礼为书童与林尚书反目,再传出些闲言碎语,兴许这桩亲事尚有回旋的余地。
纵使有陛下的赏赐,可终究不是赐婚,况且当下还未行纳征之礼。
李时安见吴兰亭如此模样,不忍调笑,但此事几已传遍长安,亲事哪是说退就能退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妹妹还能逃婚不成?”
吴兰亭闻言,眸色一亮,紧紧抓着李时安的柔夷,高声道,“姐姐此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