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太子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楚王会不会猜到我们也撤到延安?”

    “应该会的。”

    楚王虽然不攻城了,可长安外面但凡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肯定是瞒不过楚王的眼线,即便现在楚王不知道,但是等他们一出城,肯定便会知道那时的长安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潼关被夺回来,这个消息,最迟三五天,楚王便能得到。

    两人回到城内,直奔齐王府,城墙的防御加了一千多人,即便楚王突袭,短时间内也能应付的过来。

    “林将军~”

    “三殿下~”

    路上的百姓见到林楚和小霸王,纷纷打招呼,两人在马上抱拳还礼。

    齐王府此刻聚集了数千人,过寿的舞台桌椅仍旧没拆,人群都聚集到了舞台的四周。

    “大家请相信我,不出三五年,我们肯定会打回长安的。现在离开,只是为了暂避锋芒,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到了延安,都会统一调度,不会让你们出钱的。”

    舞台中心,齐王正在苦口婆心的劝说着众人,希望他们都能搬离长安。

    “乡亲们,时间紧迫,大家有意的,直接登记就行,我们三日后会先走一批人。”

    人太多了,只能分批出发,第一次走的人肯定最多,林楚估摸着五次都不一定能走的完,顺利的话半个月能够撤完就谢天谢地了。

    “咳咳,大家先静静,听我说两句。”

    林楚费力的挤了进去,走到齐王身边,先给齐王行了一礼,然后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我知道大家故土难离,不舍这片生活了几十年的土地,可是战争无情,跟楚王打了近一个月,长安快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了,随军只要再围住长安三个月,我们就可能被饿死。当然,你们会有人说,俺们是老百姓,敌人不会为难你们的。可是敌人是什么样的品行,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压在敌人的身上啊。”

    “其实,我理解大家的感受,要不是没有出路,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林楚的话语颇具感染力,不少人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好了,大家尽快完成登记,我们三日后便出发。”

    登记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这是为了他们到延安后做准备。林楚说完,便开始组织众人开始登记。

    舞台下的每张桌子都摆好了笔墨纸砚,几十名先生早已在提笔等待了。

    “你去吗?”

    “去,你呢?”

    “去,俺信齐王和林将军。”

    ......

    彼此熟悉的人,互相征询着对方的意见,很多人迅速达成了共识。

    排队登记。

    不知何时起,城内的百姓渐渐的都养成了排队的习惯。

    “徐公公他们跟着走吗?”

    林楚问道,他倒不担心城内的百姓,他比较担心的反而是朝廷来的人。潼关虽然夺回来了,可路上都是吴铭的兵,根本进不了潼关,现在想回京都,难啊。

    “跟我们一起走。”

    “那就好,我们会想办法尽快把他们送回京都。”

    “不急。”

    林楚跟在齐王身后,去往正殿。

    城内百姓的说服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经历过楚王围城的后,其实大多数的百姓是愿意跟着去延安的。

    只是有一些老者,心有不舍,也怕给迁徙队伍添麻烦,拖后腿。

    此刻的潼关东门外,一队骑兵刚刚过了河,到了城下。

    “太子殿下到,速去通报。”

    一名骑兵冲着楼上报了太子的名号,拿下潼关的第一时间,赵州予便让人在东门的城墙挂上了北大营的旗帜。

    很快,收到报信的赵州予便赶到了东门。

    “开门~”

    赵州予认出了下面的旗帜,是骁骑营的旗。

    “末将延安守备营赵州予,拜见太子殿下。”

    城门打开,赵州予行礼叩拜。

    “赵将军快快请起。”

    太子跳下马将赵州予扶起,刚出发没多久,他便听说潼关失守了,直到他在河东岸遇到一群落荒而逃的士兵,方才知道潼关又被夺回来了。

    “有赵将军如此人才,乃黎国之幸啊。”

    潼关若失,太子此行便没有了任何意义,他只有几千兵马,想攻下潼关,痴人说梦。所以,他对夺下潼关的赵州予,印象极佳。

    “太子厚爱了,快请进城。”

    赵州予将太子一行迎进了城,太子身后只有二百来人,后续队伍还正在渡河,赵州予派了一批士兵,带着羊皮筏子和船筏去接应过河的士兵。

    赵州予将太子带到了西门城楼上,路上,他给太子简单介绍了自己是如何夺下潼关的,还有长安的一些状况。

    上了城楼,一行人落座。

    “太子殿下,吴铭不日便会带人抵达潼关,目前他还不知道潼关已经在我们手中了,不过瞒不了他多久,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