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将军又在爬摄政王墙头(37)(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这些折子,朕马上看完。”

    他好不容易有一天不用写作业,可不想把时间都花在批奏章上。

    见小皇帝又有了干劲,黎安继续低头看自己的话本子。

    老太师在一旁看得脸皮直抽抽。

    自从当了这天子帝师,他已经不劝小皇帝提防黎安夺权了,他只盼小皇帝能别撂挑子,让黎安当这皇帝。

    就黎安这奏章多看一眼都嫌的人,真不敢想,这国到了他手里,会是什么模样。

    见多了黎安躲闲的懒散样,老太师都快忘了这人把持朝政时是什么模样了。

    回想起来的,都是跟如今没什么两样的万事莫沾边。

    可当他真的收起那懒散时,便是这朝堂变天的时候。

    ……

    渝州水患紧跟着旱灾而来。

    干旱了许久的土地,突逢连绵大雨,山体各处滑坡,一时间殃及多处村落乡镇。

    渝州七城,有五城堤坝被山洪摧毁,大水顺河而下,淮州临近三城皆受灾殃。

    水灾往往连着瘟疫。

    事情的起因,便是一处受灾乡镇爆发瘟疫,其地方官却瞒而不报,私自出逃,导致疫情流散。

    等消息传到京城时,已有三座城池因瘟疫空城。

    其中包含渝淮水道,往全国多个城镇运输物资的交通枢纽,云舟城。

    云舟城城主深知疫情流散的危害性,在发现疫病的第一时间就封锁了云舟城往各处的水道、陆路,闭城求援。

    大城往往都有应对天灾的预案,只是这次水灾瘟疫来势汹汹,朝廷的赈灾队伍还在半道上,就被雨势拦下了,也是难以深入灾区。

    加之各地流民外逃,朝廷不得不调集军队整顿秩序。

    自辽金归返的严季初在被召回京的路上,收到临时的通知,转道渝、淮,协助赈灾。

    一支在黄沙大漠里打了一两年仗的队伍,被征调去水乡赈灾,这多少是不合理的。

    但现在各城各镇都在防备携带瘟疫的流民偷溜进城,城防戒严,很难从别处调集兵马,唯有这支本就是从全国征调的远征军,是现下可活动的。

    不出意料,这支在大漠里久待的军队,在南下到渝州地界时,便有人因水土不服出了状况。

    严季初思虑再三,重新编整了队伍,带着适应良好的人南下赈灾,其余人休养之后,按原本计划,或役满归家,或前往各自该去的驻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