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我应该如何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跟在后面。\"你的住处是附近吗?我送你回家。”

    “就在会面的那个位置附近。”

    叶川答应后,两人都沉默着向前。

    走到初次相遇的地方,他又重复了同样的问题。

    理惠葵子手指远处一座高楼,偷瞄了叶川一眼,面颊泛起了淡淡的羞涩之红,但没说出心中所思。

    叶川点头,二人朝那个方向行去。

    走近一看,发现是一座崭新的高层建筑,足有十几层,却是传统工艺的砖石结构而非工业化批量建造。

    送到楼下,叶川才开口说:“好了,葵子,你自己上去,我得回家了。”

    “可是?你不......”理惠葵子愣了,差点把心底的话说出来。\"你说什么呢?\"叶川略显意外地质问道。\"哎呀,没什么。\"理惠葵子的耳朵渐渐泛红。\"那我先回去了。\"叶川笑道,转身离开。\"叶君!\"理惠葵子急忙叫住他。\"哦?怎么了?\"

    \"明天我还想跟叶君一起去慢跑怎么样?\"

    叶川考虑了一会儿回答:\"可以,依旧老时间老地点!\"

    理惠葵子灿烂地笑了起来,重复着说:\"嗯,老时间老地点!\"

    在岛国工业联盟的学习行程进入第三天,他们考察的最后一家公司便是日立,也是此行最后一个电器企业的访问。

    日立的主要产品以电视为主,热销世界各地,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可,他们以拥有日立电视为荣。

    叶川在这个时代拥有的第一台进口电视机正是来自日立,产品质量毋庸置疑。

    日本这些制造商似乎有一个共识,每个参观结束后,他们会有一次处理旧生产线的竞价活动。

    日立自然也不例外,但他们出售的生产线却不多,只有两条。

    第一条是已经落后但生产力不低的电视机生产线,对于创业初起者而言不失为明智之选。

    最后这条生产线由港岛一家小型电子公司买走,看得叶川心里一阵羡慕。

    当电视机生产线顺利出手后,工人们喜形于色,向众人开口:“接下来要拍卖的是二代管收音机生产线,它虽然老旧,价格却非常实惠,只需五千一百五十万岛国币。”

    但他话音落下,会场沉寂无声,无人应询竞拍。

    大家对这款生产线都失去了兴趣,尽管价格低廉。

    在叶川心中估算,五百一十五万岛国币折算为美刀大致是三十多万人民币,价格的确很亲民。

    这种局面的出现也不无原因,因为晶体管收音机已让位给集成电路,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对它的需求几乎消失。

    集成电路收音机和电视正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在如火如荼发展的港岛上,许多电子工厂已逐步转型采用集成电路收音机生产线。

    因此,对于日立此次推出的生产线,他们并没有太大的购买兴趣。

    看着台下无人出价,负责人的神色略微不佳。

    毕竟他们都清楚松夏与嗦尼这两家公司处理被淘汰线产后得到的资金丰厚,而他们却一个报价都没有,心里自是不太痛快。

    负责人继续努力推销:“大家,这可不是一代的基础管收音机生产线,它采用了半自动化技术,生产效率极高,曾经为日立公司带来巨大成就。

    你们购入后必可盈利。”

    然而,这番推销并未打动人心,人们对这款线产品的兴趣不大,即便它低价出售。

    哪怕是升级的二代生产线,只要换成集成电路,哪怕价格再翻十倍,也可能激起他们的兴致。

    叶川轻声对身旁的孙柏宏说:“孙经理,你觉得这条生产线如何?”

    孙柏宏这时缓缓开口:“虽然物有所值,但这批晶体管收音机已被市场边缘化,即使低价售卖也等同一堆废铁。”

    叶川微微颔首,这倒是实情。

    在岛上,也许它们已经被淘汰,但在内陆地区,人们仍将晶体管收音机视为结婚时的必需家电。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年后80年代,华夏国才开始有自己的集成电路收音机生产线,足足滞后了二十余载。

    这套生产线若放到岛国或港岛,犹如鸡肋;一旦送回国门,其价值能彻底转变整座厂子的命运。

    即便员工苦口婆心多番讲解,现场众人似乎仍不动心,这让他的面色越来越严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