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他是革命党?(求月票,求订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121,121

    「向右看齐..向前看!」「立正,稍息!」

    「枪上肩,齐步走..」

    位于英租界和华界交界处的同顺楼外,一条往日当中并没有多少人流的马路上,今儿一大早就响起了一嘹亮的口令声和整齐划一的踏步声。

    整整八个连队,穿著清朝湘勇号衣的步兵,扛著崭新的上了刺刀的褐贝斯洋枪,在军官们的口令声中,在这条清冷的马路上操练了大半个上午,从吃完早饭开始,一直练到现在都快到中午了,中间只休息过两次,每次不到一刻钟。

    虽然训练的体力消耗并不算大,就是队列、行军、举枪、模拟装弹等四个项目。但是反反复覆的练了一个上午,还真是够勤勉的!

    别说大清的八旗、绿营了,就连租界里面的一连英兵和一连法兵都没这样操练的..

    而在这八个连的湘勇练兵的时候,几个穿著行褂,挎著腰刀的官员,也在同顺楼外,一面绣著「万里长城永不倒」这七个大字儿的红色旗帜下盯著,其中为首的则是个高大魁梧,身高足有一米七八的青年官员,正是马上就要被人尊称为「雪帅」的罗耀国了!

    看著眼前这八百新军,罗耀国总算是露出了期待的表情——这才是他心目之中,可以扫灭满清,一统天下,并与列强争锋的新式陆军。

    当然了,他们仅仅是处于入门阶段的新军,就是能走个队列,会打一打燧发枪。这还是罗耀国从道州办讲师班一期开始,花了十个月时间,才慢慢积攒起来的。而且真正能走到队列的,只有王大龙一直在带著的五百前教导旅的士兵。

    焦鸿,冯子材带来的三百暗堂战士就不大行了,不仅队伍歪歪扭扭,组成队列的士兵站得稍微久一点就会抓耳挠腮,扭来扭去。

    不过这些暗堂战士对罗耀国的服从程度却是极高的,对天国事业的忠诚度也是第一等的,他们所有人都是光荣的拜上帝会会员,要不然也入不了暗堂啊。所以罗耀国往这儿一站,他们一个个都干劲十足,练得非常认真。

    罗耀国估计,如果保持目前的训练强度,最多十天,暗堂战士们就能和教导旅的士兵一样严整了。

    到了那时,新军就可以扩编...按照一连扩四连的标准,八个连就能扩出三十二个连,那就是三千二百人,抽出其中的二十七个连组成三个营,其余的五个连分别编成炮兵连、工兵连、辎重兵连、骑兵连、卫兵连。

    只要再填进一部分洋兵洋将当顾问,一个教导师的架子就有了!

    至于刘丽川、李云仙的人,就让他们在上海县城里面呆著...到时候小刀会在上海县城内起义,上海新军就会全面接管上海租界防务!

    只要能拖上几个星期,苏三娘、曾添养、李寿成他们就会率领上军两万人抵达上海。

    到时候,上海的太平军人数将会超过两万五千,拥有的洋枪数量应该也能超过一万五千支,洋炮至少能有七八十门。只要再有个一两年时间,罗耀国相信自己就能将这两万五千军队扩编改建成三个九千人的步兵师..有了三个师的新军,还有了一个已经被改造成革命党的拜上帝会,罗耀国就有一些把握完成自己的「穿越者使命」—让中华再次伟大了!

    当然了,他也知道这个大目标实现起来有多艰难!

    当今之世,列强环视,而泱泱中华虽然早就积贫积弱,但是在这帮列强眼中却还是很有油水可榨的..

    两辆西洋马车在几十个背著洋枪,腰带上插著小刀的上海团练的护卫下,缓缓驶入了这条清冷的马路。

    「咦?」

    坐在其中一辆马车上的美国红脖子少校马辉,瞧见车窗外正在走队列的新军兵丁就是一愣。

    昨儿罗耀国带领五百「大清最强步兵」到英国领事馆外站军姿的时候,他已经回到苏州河北岸没什么人气的「美租界」去了,所以不知道有这回事儿。

    因此今儿一看见正在训练的八个连,就完全呆住了。

    这水平..乍一看都快赶上他们维吉尼亚的「州兵」了!

    「罗伯特,这些就是湖南来的湘军,是湖南总督骆大人的首席秘书带来帮助保卫上海的。」

    说话的是个眉清目秀,满脸堆笑的青年,二十余岁年纪,穿著一身考究的西服,却是「洋装穿在身上,辫子留在脑后」,还能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

    这青年名叫吴超越,是吴健彰唯一的孙子,旗昌洋行七分之一股份的继承人,当然也是上海滩上有名的纨绔。

    他和来自美国维吉尼亚州的前「州兵」少校马辉是「酒肉色赌」朋友,所以今儿就是他和他爷爷吴健彰一起出面,请这位马辉少校到同顺楼吃大餐,还说要介绍一个来自湖南的洋务能臣给他认识。

    马辉少校对一个来自中国内陆省份的洋务能臣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在上海、香港两地的洋人们看来,中国官员当中唯一可以沟通的,就只有吴健彰一人尔。

    一个封闭的内陆省份出来的官员怎么可能懂洋务?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