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智能驱动,精益求精(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智能生产线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没错,我们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李逸尘补充道,同时,我们也要……

    他的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了下来,目光落在了一份文件上。那份文件是财务经理刚刚递交的,上面详细列出了公司最近几个月的财务报表。

    怎么了?柳倾颜察觉到李逸尘的异样,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有什么问题吗?

    李逸尘没有回答,只是眉头微微皱起,手指在文件上轻轻敲击着。

    虽然我们的效益提升了,但是……他沉吟片刻,抬头看向柳倾颜,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人才短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

    柳倾颜心中一凛,她明白李逸尘的意思。智能生产线的运行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公司现有人才储备显然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办公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凝重,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柳倾颜和李逸尘身上,等待着他们给出答案。

    看来,我们又要并肩作战,迎接新的挑战了。柳倾颜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然后,她转向众人,语气沉稳而有力,我有一个想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柳倾颜环视众人,语气坚定,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再先进的设备也只是一堆冰冷的钢铁。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建议,我们立即启动‘智能时代,人才先行’计划!

    这个计划将分为三个部分。柳倾颜走到办公室中央的空白写字板前,拿起马克笔,边说边写下内部培训、外部招聘、合作培养三个关键词,首先,我们要对现有员工进行内部培训,挖掘内部潜力,帮助他们掌握操作和维护智能设备的技能。

    其次,我们要积极开展外部招聘,引进那些在智能制造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柳倾颜在外部招聘四个字下方画了一条横线,强调道,这些人将成为我们技术团队的中坚力量。

    最后,我们还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培养,为公司储备未来的技术人才。柳倾颜写完最后一个字,转身面向众人,目光灼灼,我相信,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李逸尘赞赏地看着柳倾颜,她的果断和远见让他更加坚定了与她携手共进的决心。我完全同意倾颜的计划。他补充道,为了确保‘智能时代,人才先行’计划顺利实施,我建议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由我和倾颜担任组长,全面负责项目的推进和落实。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大家都对柳倾颜和李逸尘的提议表示赞同,并且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会议结束后,柳倾颜和李逸尘立刻开始着手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他们邀请了专业的技术培训师,根据智能设备的特点和操作要求,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这些设备的操作,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细节?技术培训师一边演示着设备的操作流程,一边向围在他身边的员工们讲解着。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际操作也很重要。李逸尘补充道,我们会安排专门的场地和设备,供大家练习。

    我相信,只要大家认真学习、勤加练习,一定能够很快掌握这些技能。柳倾颜鼓励道。

    生产部门主管走到柳倾颜身边,递给她一份名单,倾颜,我初步筛选了一些有潜力的员工,你看……

    柳倾颜接过名单,认真地浏览了一遍,上面列着十几位员工的名字,每一位旁边都附有简短的介绍和评价。老王,你挑选的人都很不错,看得出来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她笑着说道,目光落在其中一个叫张强的名字上,这个张强,我记得他之前在技术竞赛中还得过奖?

    没错,这小伙子悟性高,学习能力强,很有潜力。生产部门主管点头道,我已经跟他谈过了,他本人也十分愿意参加这次的培训。

    很好,那就先安排这批员工参加培训吧。柳倾颜将名单递回给主管,另外,你也要多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争取早日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放心吧,倾颜,我明白怎么做。主管接过名单,转身去安排培训事宜了。

    除了内部培训,柳倾颜和李逸尘还邀请了智能设备领域的专家,定期为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交流。

    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专家指着屏幕上一组组数据,侃侃而谈,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您说的这些,我们都在逐步尝试应用。一位技术人员问道,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还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

    专家耐心地解答着技术人员提出的问题,并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分享了一些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应用案例。

    时间飞逝,在柳倾颜和李逸尘的带领下,智能时代,人才先行计划稳步推进。内部培训如火如荼地展开,外部招聘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批批新鲜血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